不少童鞋会认为自己最想改掉的坏习惯可能是拖延症啊、懒惰啊、三分钟热度等等。对于抱怨这个坏习惯是不以为然,为什么?如果我们尝试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记录每天抱怨的次数,我们会发现抱怨次数会超出自己的想象。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有“抱怨”这个行为习惯,是我们主观认为自己抱怨不是自己的坏习惯。
那么,为什么抱怨是第一坏习惯?正是它的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我们浑然不知,而我们还在抱怨的影响下进行自己的行为。更加严重地说,可能我们的现状就是我们抱怨导致的结果。想到这里,我有意识地思考,我现在所处的状态是不是我的抱怨的结果呢?因此,我不得不重视起“抱怨”这个概念。
抱怨,是无能、无奈的表现而已。
通常,当我们遇到我们非自己预期的问题或情况时,可能无法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无法解决现在的状况,我们会非常自然地抱怨现状,抱怨不符合自己的预期。
而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我们能解决的就去解决,不能解决的就不要出声并接受!想想,即使你出声抱怨现状了,除了心理好过一点之外,还有什么?难不成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弱者,让别人觉得我们可怜并希望对方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直接求助别人!这里正是抱怨的一个非常大的坏处,让别人认为我们是一个弱者,就是自己认怂。没有哪个人是喜欢和一个整天抱怨的人在一起的,即使会有,但终将失去这样的朋友。
我们再深入想想“抱怨”,我们以为,抱怨可以让自己的见解多么独到,可以分析现在自己所处的局势,自己是多么地不为所动,其实恰恰相反。别人会更多看到的是,你的能力的缺失,你无法能够坚韧地忍受现在的困难,你的耐性不足等等缺点。不仅仅因为你唠叨的原因,更多的是别人认为你的价值一直处在低水平的状态,从而别人离你而去。
所以我们需要清楚认识一点,不向别人抱怨,是基于我们的能力和坚韧:
- 能解决的去解决(能力);
- 不能解决的去承受(坚韧);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来询者和员工,他们会不断地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工作不如意、家庭不如意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会问一个问题“竟然是这样,有没有想过出路和改变?”他们通常都会顿一下,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之后说“老师,我知道怎样去做了。”虽然他们遇到的问题各式各样,有老公老婆不好的、有老板扣的、有同事排挤的还有最多的情况是工资低的......他们需要的其实是去尝试改变现状,如果现在一时半会改变不了,那就先去承受,再制定计划一步一步地改变,可能从内部改变(提高自己、沟通等等),也可能是外部改变(离开现在的环境)。但我们其实是首先让自己改变,因为从外部改变的难度实在太大了或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
我们得知抱怨的危害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它会让我们自己的生活、能力和朋友离我们而去,而自己可能彻底成为一个“废人”。每当遇到不如意,我们可以去认清事实,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高效省时间的方式。但一旦我们看到了事实,感觉不舒服,仅仅去抱怨,问题仍然不去解决,那么我们搭进去的除了时间、朋友之外,还有我们都知道的最宝贵的财富——注意力。
我们尝试去思考一下和有意识地进行记录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抱怨次数是有多少?尝试记录之后,在每一次抱怨的时候,使用自己元认知能力自动弹窗提示自己“自己不应该抱怨,我要承受这个情况并找出出路来解决现状”。我们相信,如果可以做到这样的尝试,你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工作的状况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