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这个无意识地身体感呢就像是我们临床上面常常看到的就是,发高烧到39℃,可是这个人呢一直裹着棉被,说好冷好冷,那这个多半是麻黄汤证哦。那真武汤证也有发高烧到39℃裏棉被,那真武汤是少阴病,那是一个很热的药。麻黄汤也是一个发的,那种阳气很强的药。像四逆汤是干姜、甘草、附子,那也是很热的药。那四逆汤证,一样的有发高烧的,所以,绝不是发烧就是热症。这个话要这么说是因为,因为在中医的这个到今天,真的有蛮多庸医。就是说,发高烧就是要开白虎汤,就是要用那个清热的药去退烧。可是实际上发高烧的人是属于寒症的,在今天的台湾是非常的多的,这真武汤证高烧,四逆汤证高烧,麻黄证高烧,甚至桂枝汤证高烧都有,那那些高烧患者都是要用热药去发他的,所以,临床上这两条的指标意义非常大。就像,有的时候看那些什么别的医师的什么写的文章,他就会说,有些病人哦他其实里面有很多的热。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的这药物,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那以汉朝的剂量来讲的话,桂枝、芍药、生姜都是三两,大枣十二颗,甘草是二。那这个数字,其实张仲景的这个药方里面这因为经方有很多治痛风的方、治风湿的方,里面都有桂枝,可是它一样可以治到脚,所以我们时方本草学说的入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