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期《圆桌派》的主题是艺考。聊到艺术生毕业后的天差地别的待遇,大概是所有专业里悬殊最大的了。人气高的艺人所有人追捧,在片场所有配套设备都是最好的。而不红的艺人有时候还要被导演制片人羞辱。
嘉宾们的对话也挺有意思。
蒋方舟说:“比如说别的行业我可以吃苦,熬夜扛大包,这些都可以。但是那个屈辱感的吃苦,我觉得还是挺难忍的。”
马家辉说:“那屈辱感在哪里呢?其他的行业也有这种事啊。从市场营运来说,这个叫做叫价能力。这个让人不舒服的感觉就是你们说的屈辱的感觉,是不止在演艺圈的,其他企业也有。”
蒋方舟又举了个例子:“我有一次特别震撼,就是去探班的时候,那个导演骂那个女演员说你太脏了,他说脏,不是说没洗干净的这种脏,而是说人家有风尘味,而人家也是清清白白的,十八九岁的小姑娘。就是你如果从事其他的行业的话,别人会说你活干的不好,不够麻利什么的,这些指控还可以容忍的,但是说你太脏了,这个就太屈辱了。”
马家辉接着说:“那为什么这个女演员她不骂回去说你才脏咧,然后转身走呢?因为她知道她忍过这个屈辱,她获得的东西好大——我可能演完这个戏,我光荣,我进军国际影展,剪个彩1000万等等,这是选择付出。类似的那个屈辱发生在不同领域,比方说在出版界,我也见太多了。编辑或者记者写个稿子过来不好,那个采访主任说什么?你文盲是吗?你文盲啊?你手瘫的吗,怎么写的字那么丑啊?什么什么…那个小记者说,那你自己写吧,我不干了。因为很简单,我在这里受你骂,我拿的是月薪12000港币。我出去可能找个其他工作月薪9000。每个人都比我们想象中的有弹性。所以我的意思是说,回到你刚刚说的,有没有受害者,有没有迫害者,往往是你自己选的。其实你不能只怪说,这个很差,他骂我啊,那你干嘛要留下来呢。这种事情永远有两个错误: 第一个对方当然不应该这样羞辱你;第二个,你不应该选择接受这样的羞辱,你不要选择完之后又说这个人很差。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你选的嘛。
说完以后,大家都沉默了一下。的确,无法反驳。
你选的嘛。四个字,振聋发聩。
很多时候,你弱,是你选择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