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上,父子同宰的现象有很多,比如说处于康乾盛世的张英、张廷玉父子、刘统勋、刘墉父子以及在晚清时期的翁心存、翁同龢父子,但是,在这三对父子宰相中,其中有一个家族三代都在清廷担任高官,死后分别获得“文正”、“文清”和“文恭”的谥号,可谓是红的发紫。而这一家也因此被人称为“一门三公,父子同宰”。这便是刘统勋、刘墉父子以及刘统勋之孙刘镮之。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人。
刘统勋,生于1698年,卒于1773年,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雍正初年进士,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一生取得了诸多政绩,乾隆年间去世,被追赠太傅,谥号文正。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文正”这个谥号是文臣身后可以得到的最高谥号。在清朝仅有八位文臣获得这一荣誉。
刘墉,生于1719年 ,卒于 1804年,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为官清正廉洁。当到体仁阁大学士是他的最高官职,另外,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很深的。
刘镮之,生年不详,卒于1821年,是刘统勋次子刘堪的儿子,刘墉的侄子,乾隆四十四年中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兼领顺天府府尹。主要在嘉庆年间任职。后来还迁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死后谥号“文恭”。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清朝康熙到嘉庆时期,山东诸城刘氏一共有14人做过知县以上官员,这些人大多为官清正廉洁、百姓的口碑也非常不错;由此,诸城刘氏在历史上有很好的名声,这也促成了刘家的兴旺发达。在刘氏家族中,一直坚持对后人灌输“一曰德行,二曰学问,三曰功业”的思想,这对刘氏后人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例如,今天提到的刘统勋虽然官当的很大,时间也很长,但是他并没有多少私产,一些多余的银两也用来救助家乡的穷困百姓。刘墉继承了父亲的传统,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同样的,刘统勋之孙刘镮之在当上户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部长),同样十分清廉,曾写下“家因俸薄贫无补,诗为官闲格益清”的诗句以明志。
刘氏一族对于今人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重视教育就是刘氏家族的传统;在今天这个时代下,这一点依旧不算过时,值得现在的人们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