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所有优秀讲师公认,演讲的最大障碍点——恐惧
恐惧的本质是不敢面对所谓的失败,怕结果讲不好怎么办?恐惧就是恐惧本身。你想想所谓失败后最坏的后果是什么?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过。其实你内心的恐惧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其实绝大部分的失败是没有后果的。放下恐惧,不拒改变。
大部分讲者觉得“我应该显得更好一些”,殊不知这恰恰是失败的根源。“你是谁就是谁”。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别装,千万别装。你不是在讲,而是在演,不是谁都可以做影帝,这是现实。为了在台上从容、自如,请牢牢记住第一条铁律:千万别装。
且,有一个无比重要的事实总是被忘记:你的听众不是你的敌人。
既然已经决定投入时间坐在下面听你讲话,你的听众最不希望你惊慌、紧张、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他们最希望跟你一起度过愉悦的这段时光。听众的这种愿望,跟你一样强烈,正如你当然也不希望自己惊慌、紧张、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一样。
在不了解你之前,没有人对你抱有任何看法。就算你不是朋友,也起码不是敌人。
而所谓的信任你的听众,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记住并相信另外一个事实:你的听众不需要你故意取悦他们。
既然是“众”,听众就有一定的“集体智慧”,整体上来看还是能够分辨优良好坏差的,无论在哪一方面。不可否认,有时听众并不理性,可能会盲目、盲从、甚至看起来反复无常,但,要知道那毕竟都是暂时的。
一定要相信:听众的认同与否,确实维系在你的内容质量上。
很多时候,演讲失败的根源就在于讲者并不信赖听众。
有些讲者倾向于低估听众的智商(或者反过来过分高估自己的智商),于是不经意之间就已经把听众当作傻子去忽悠。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带有迷惑性,因为他们有时看起来很成功。可是,长远来看,这种讲者不会得意很久,早晚会遭到听众的唾弃。
另外一种低估听众智商的表现就是错把听众的探讨处理为敌意的挑衅。除非讲者自己已经犯了错误,或者没有说明白,听众不大可能抱有敌意。更多的时候,有些听众表现出讲者不曾预料到的反应,根本就没有任何敌意,却被低估了听众智商的讲者认为是挑衅,而后将“探讨”变成“声讨”——其实这是无论讲者还是听众都不愿意涉入的境地。
要相信听众。相信他们是有判断力的,相信他们是有品位的,相信他们是有足够的智商和智慧的,相信他们是善良的,相信他们是公正的,相信他们拥有一切正面的品质。别说“那可不一定”——我们知道有些听众不是这样的,但,你所愿意与之沟通的听众难道不就是这样的么?而既然你无法仅凭外表分辨,那就只能相信“整体上来看,听众是值得信赖的”。
但,你也确实应该满足听众。否则,听众就会对你不满。
听众想要的的是什么?答案几乎永远是确定的,听众想要听到的无非是拥有以下三个属性的东西:
重要的/未知的/复杂的
设想一下,你自己作为听众。你坐在下面,你必然跟所有人一样希望你有所收获……
收获究竟是什么呢?或者,换一种说法,究竟什么样的东西算做收获呢?如果,你获得了重要的信息,你获得了你原本不知道的信息,你理解了你原本不可能理解的复杂道理……这样的话,你会认为你“有所收获”是不是?
你必须提供一些“干货”。这是重点。(重要的/未知的/复杂的)
请务必认真准备你的“干货”。所谓锦上添花,“干货”就是“锦”,没有它,任何“花”都起不了任何作用。如果你的“干货”不够多,那最好闭嘴,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积累足够的干货。
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跟名人演讲有本质差别。
名人演讲只需要演就行了,因为大多数听众在名人开口之前就已经“敞开了自己心扉”,做好“聆听”一切的准备。他们甚至可能早已准备好了纸笔,生怕错过一点点的信息——他们早已假定将要听到的一切都是重要的、未知的、复杂的……
我们不是名人,所以听众绝不可能“盲从”。他们并未从一开始就“抗拒”,但是,他们也没有从一开始就“欢迎”。这是普通人公开讲话最困难的根源,没有“之一”。
所以,这是为什么“千万别装”,为什么要“信任你的听众”,为什么“一定要有干货“。
这是王佚持续记录有趣成长的第74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