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评价为孩子个性化成长插上翅膀
东明县第四实验小学是一所刚刚成立不到三年的学校。学校源于一所破旧初中的改造,硬件设施老旧,学生来自周边的几所学校。分流来的学生基础较差,有许多不良习惯。在这一现状下,怎么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景,学校立足评价创新,引领学生发展。
多维度的板块式评价是学校在突破传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总结形成的一种评价方式。板块式评价是站在儿童立场,发现儿童,引领儿童,从多维度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板块式评价是立足内容和过程表现进行的一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当下的教育评价方式大多是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是不忽视“儿童成长规律、师生个性差异规律”的单一性评价,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教,更伤害了学生的学。
为了打破成人对儿童人性的束缚,促进学生的成长,激励、引领学生更好的学习,我校在原有评价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从“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幸福指标”四个维度构建多维度的板块式评价,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倡导评价的多元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四小进行的“板块式评价”就是为了满足儿童、教师的这种需要,让孩子在生活中爱上学习,让教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多维度的板块式评价成就最美学生。依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努力摒弃“应试教育”条件下单一的、片面的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总结性的评价方式,探索构建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灵活,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并关注情感发展和各科能力培养的“学科主题式”板块评价体系。
语文学科,考核板块有:生字过关、课文精彩片段背诵、经典诵读监测、“同读一本书(课外)”、话题演讲共5个板块。尤其是生字过关、课文精彩片段背诵、经典诵读背诵三个板块的检测,我们邀请优秀的学生担任“大法官”,并且给予“大法官”免考奖励,这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无形的激励和有力督促。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情,促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允许学生有补考的机会,多次监测,直到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满意为止,则取最高分数记录该学生的成绩,这个监测的过程就已经完成了学习的过程,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的目的,增长了学生自信。
数学学科为:“速算(笔试)、算理解说、家校数学生活及问题应用”三个板块。评价方式则鼓励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开放式多元评价,采用“组评”、“班评”、“级评”、“校评”相结合。像语文学科的 “教材精彩片段背诵”、“经典诵读监测”、“同读一本书(课外)”,数学学科的“算理表达测评”等,就可以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采用“小组评”“家长评”“自我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校除了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进行板块式评价外,尤其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学校“红领巾监督岗”的设立和各班级的岗位定位管理,如门长、灯长、餐卡发放员等,让学生人人有岗位,人人有事做,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再如“周三亲子活动”板块,各项目组组长带领组内教师依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活动单,以课程单的形式印发给孩子,引导孩子学做家务,融洽家庭亲情,增加责任与担当;还有“阳光大课间”活动——篮球操,班级编排篮球操,站拍、蹲拍、坐拍、转身拍等多种形式,保证孩子阳光一小时体育锻炼,关心身心健康;“寻找最美故事大王”评选,“同读一本书”展示等板块式评价,让孩子找到了自信,愉悦身心,快乐成长。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唤醒了儿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自主成长。
一是 从学科出发,多维度评价引领学生发展。
教师在板块式评价中,边实践创新,边总结经验。对于板块式评价的认识从教师的感悟中,更能具体体现。老师说: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及测评内容,我们选择了多样化的测评方式,将动口、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数学能力测评分为“口试算理”与“综合测试”两大部分,在“综合测试”中又设立了“算理分析”“生活数学 ”等板块。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以不同的方式接受检测,并分项记录成绩。在“口试算理”测评时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考生要口述的算理,不仅考查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心里素质。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予二次评价的机会,目的是把进步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重新测试的过程也是一种复习巩固、提高和发展的过程。经过二次测试,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也能让孩子拥有自信。
另一位老师说:从算理掌握、计算能力、解决问题多个方面考察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不同角度的评价给予孩子更多的引领和激励,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优势,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他们面试时的彬彬有礼、大方自然,让我看到了这种评价方式带给孩子的成长和喜悦,面试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而且让他们不仅明理还会说理。题意分析和数学故事的增添给孩子思考问题带来了目标和方向,为孩子有序思考的习惯养成做了很好的铺垫,数学故事的书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
老师对板块评价有更多的感悟:数学学科算理面试不仅考察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让学生学会大胆的展示自己,更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孙尚彬同学,他是一个情商比较高的孩子,刚刚进入四实小时,他不敢回答问题,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述清楚的事情,他用四、五句话都表述不清。第一个学期期中考试,学校进行了考试改革,加入了算理面试的环节,这对学生、教师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这样一次全新的挑战让我感受到小孙同学的变化,每次下课,他都会拉着我,给我讲题,一次、两次、三次……,从生疏到熟练,思路从模糊到清晰,从紧张到沉着,这是孩子努力的结果,也是板块式评价带给孩子的改变。
我们数学教学在评价主体上,强调 “自评、同伴互评、组评”,评价方法上更多采用个人展示:即说一说、画一画、讲一讲等方式。课堂上采用四人小组或二人小组合作学习,大小组长引领学习,三四号组员不甘心落后,在讨论、质疑、达成共识、汇报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完成了对旧知的迁移以及对新知的探究。组内捆绑,组间竞争,班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困生也能在组长的帮助下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李老师说,对学生的检测从生字词过关、经典诵读、精彩段落背诵、同读一本书、教材质量检测五个板块进行了评价,对学生的检测形式多样,消除了学生对考试的紧张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了自我考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些板块检测的时候,各个班级还请部分家长过来,老师制定好考试的程序,让家长对学生进行检测。家长耳闻目睹了自己孩子的学习效果,非常高兴。看到了孩子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对经典诵读“之乎者也”背诵的如此地道;同读一本书中的故事讲的是如何的精彩。家长了乐的喜上眉梢,对学校的评价改革禁不住啧啧赞叹!
另一位老师在多维度板块式评价的感悟中是这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