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做父母的,大概都经历过这样的事:孩子想要买一样心仪的玩具,但是因为预算超支了,或者因为家里已经有了一件差不多的玩具,于是父母就会拒绝孩子的要求。这时候孩子用大声哭闹的方式来胁迫父母给他买玩具,孩子的哭闹声太大了,以至于路人纷纷投来谴责的目光,责怪父母没有在公众场合中管好孩子。那么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父母,此时你是会为了让孩子消停下来而不得不妥协呢?还是会不顾孩子的哭闹,拎着他快速离开现场呢?又或者是不顾路人的眼光,当场就教训孩子一顿呢?
当遇到类似的情况,做父母的到底该如何处理,才能培养出一个不哭闹、有礼貌、讲道理的好孩子呢?今天要介绍的《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处理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她们都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一个叫奥德丽·瑞克,另一个叫卡洛琳·克劳德。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孩子会采用哪些哭闹的方式?第二部分是孩子哭闹时家长该怎么做?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孩子会采用哪些哭闹的方式?
一般孩子会在什么情况下哭闹呢?是你不让他玩手机、不让他看电视的时候,还是他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又或者是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却迟迟不肯上床的时候?所以你看,孩子哭闹真的是太普遍了,但是这些哭闹,又分成好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针对细节的哭闹。比如妈妈答应孩子,只要她考了一百分,就带她去迪士尼乐园玩,最后孩子考到了一百分,但是妈妈根本没打算兑现承诺,这时候孩子就会哭闹了,这就是针对细节的哭闹。
第二种是谈判性的哭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孩子跟你说:“我保证,只要你给我买那个游戏卡,我就好好写作业!”尽管这种用承诺来交换他想要的东西的方式看起来很合理,但本质上也是一种哭闹,而且如果父母不同意,哭闹也会悄悄升级。
第三种是绝望的哭闹。比如孩子很想要一双鞋子,因为别的小伙伴都有这个牌子的鞋子,于是孩子觉得如果自己没有这双鞋子的话,就会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情况下,父母很容易向孩子妥协,因为他们不想背上“坏父母”的标签。
第四种是自怜式的哭闹。当孩子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而不愿意去做一样事情的时候,这就属于自怜式的哭闹了,这时候做父母的会非常为难,如果父母顺着孩子吧,就等于默认孩子就是做不好;如果父母坚持要孩子做那件事的话,有可能让孩子备受挫败。
最后一种是戏剧化的哭闹。也就是说孩子的哭闹像演戏一样,甚至会用顶嘴、命令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孩子说:“你现在就带我去朋友家!这件事对我很重要!如果你爱我,你为什么不带我去?”为了让孩子闭上嘴巴,父母常常会妥协。
这五种哭闹呢,都是已经学会说话的孩子常用的招数,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他们也会用呜咽、抽泣和哭喊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本书作者认为,不管哭闹有多少种模式,孩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用哭闹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部分内容,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应该怎样处理呢?
本书介绍了三种帮助家长终结孩子哭闹的方法,这边呢我们介绍其中两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原著。
第一种方法是第一时间用合理的方式回应哭闹,告诉孩子哭闹不会起作用。那什么是理想的回应方式呢?作者提出了以下三种回应方式。
第一种回应方式是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时,父母把孩子带离现场。比如当孩子在餐厅不好好表现,爸爸或妈妈就直接带孩子离开,注意这个过程中不要训斥、不要生气,回家后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即使孩子又想回餐厅了,也无视孩子的要求。这样重复一两次后,孩子就会明白,如果自己在公众场合中不好好表现,他马上就会被带离现场。
第二种回应方式是针对非公共场合的,比如在家里,如果孩子哭闹耍赖,父母就可以不理他。我这里说的不理孩子不仅仅包括没有任何对话,同时我们还不能有任何表情,也不能有肢体语言。像黑一下脸、皱一下眉,或者翻白眼、叹气,这些肢体语言其实就是在向孩子传达“我很不高兴”的信号了。而这些信号,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还是在意我的,我只要继续哭闹下去,他们很快就会满足我的要求了。”所以,当我们用不理睬的方式回应孩子的哭闹时,实际上是在教育孩子:大人是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让步的,孩子也没有办法通过哭闹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第三种回应方式是告诉孩子,父母会对任何哭闹说“不行”。比如父母可以在家庭会议上,或者选择气氛比较好的时候,用尊重、肯定的语气跟孩子说:“当你哼哼唧唧跟我要东西时,我是不会考虑你的请求的。”父母也可以说:“当你又哭又闹时,我们就会离开。”等等。这样,只要我们事先跟孩子沟通了,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坚持执行,一两次之后,孩子就会明白:父母并没有开玩笑,哭闹只能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不行”。
我们再来说第二种方法,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有的朋友会觉得奇怪,让孩子洗个碗、倒个垃圾就能让孩子不哭闹吗?你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孩子哭闹的原因吗?孩子哭闹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父母的注意。所以让孩子分担家务,恰恰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家里的位置,让他感到自己很受重视。
但是很多家长在这里表示怀疑,有些孩子是非常讨厌做家务的,哪怕是收拾自己的房间,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孩子会这样不怪他们,要怪就怪家长自己。想想看,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想帮我们洗碗、做家务的时候,家长是怎么回应的?很多家长会说:“你去玩吧,我来做,你不要帮倒忙了,越帮越乱!”这个话是不是很熟悉?就这样,孩子想为家庭做出贡献的本能,就被父母扼杀在摇篮中了。
那我们该如何重新唤起孩子对做家务的积极性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孩子去做。如果孩子提出来要洗碗,哪怕他洗得不干净,我们也不要断然拒绝,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先试试,如果洗得不好,还可以等孩子睡着后再洗一遍嘛!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首先我们讲了孩子的五种哭闹模式,分别是针对细节的哭闹、谈判性的哭闹、绝望的哭闹、自怜式的哭闹和戏剧化的哭闹,但不管是哪种哭闹,孩子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引起父母的注意。
接着第二部分我们介绍了两种终结孩子哭闹的方法:第一种是第一时间用合理的方式回应哭闹,告诉孩子哭闹不会起作用;第二种是让孩子分担家务,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在家里的位置,让他感到自己很受重视。
相信我们知道了孩子哭闹的根本原因,并采用正确的方式回应哭闹,很快我们就能跟孩子和平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