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随感一

   午后,迎着暖暖的阳光,坐在书桌前看书,忽闻得弄堂里的叫卖声“鳗膏,鳗膏”,声音不是很大,但很粗犷,可能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叫卖,但是叫卖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小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包子和糖葫芦的叫卖。

     犹记得,那时夏天的午后,大约二三点的样子,在台门的大街小巷,总会听到一阵嘹亮的叫卖“淡包,咸菜包,豆沙包”,他是用我们本地的方言叫卖的,我用普通话转述似乎少了点乡土的味道,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这样嘹亮的叫卖,说实话,我只在这里听到过,一阵又一阵,回响在弄堂里,有时,身上带了五毛一块的我,在听到后,会迅速地冲下楼去,寻着声音,找到卖包子人的所在,冲他嘿嘿一笑说,给我个淡包或者葱卷,一直记得他家的淡包有股淡淡的甜味,并不像名字所说的那样,淡而无味;葱卷带着葱花特有的香气,从白色泡沫箱子里取出,一口咬下去,咸咸的,特别松软好吃。可惜现在很少能再听到那难忘的嘹亮的叫卖了,想吃包子,只能自己去包子店买了,而且下午的时候也不再供应,只有在早上时才能吃到了。还有那个卖糖葫芦的,通常呢,他是不叫卖的,可能因为不是本地人的原因,口音的关系,我基本很少听到他们说话,除了面对面买卖时,他们会很聪明地拿个波浪鼓,以拨浪鼓的摇动声音代替叫卖,这同样能引起我们的注意,那时,5毛钱能买上一串3颗山楂的糖葫芦,拿在手上,边走边咬着吃,满满的幸福感,不言而明,后来涨价了,涨到了一块钱只能买到5颗山楂一串的糖葫芦,但那时也还能接受,哪像现在,一两块钱只能作为乘车来用了吧。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白驹过隙,眨眼间,我已从一个小毛孩成长为大学生了,许是自己都没意识到,但身边发生的变化也在提醒着我已经长大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冬去春又来。 好一个寒假。空闲时间读本书,啃读的第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作者日本学者佐藤学,李季湄翻译。 这本书...
    靳志勇阅读 4,897评论 1 4
  • 她的名字叫小萍,是我人生第一个女朋友,也是我的初恋。 手机app上认识的,异地恋,异地恋嘛,都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我...
    HJSAK阅读 1,586评论 0 0
  • 坚石岩崖处, 草色韧风孤。 居高临主缝, 午落雨后初。 云高深有意, 故乡不归如。 重建扎沃土, 青松木更粗。
    良仁学子阅读 1,430评论 0 1
  • 繁杂的三月终将要过了,心情就像那春天的时节还是那冬天的气温。 心里没有目标和期望是最大的失落,每天按部就班的做一些...
    突然莞尔阅读 1,05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