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的管理
做好“五划”
一、拟定三年规划
规划是学校发展的方向,结合学校实际或者是学校所在区域的实际,根据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实际,规划切实可行,不要让规划成了套话。制定规划时班子成员共同商讨,达成共识,一经确定后,无论班子怎么改变,大方向就不要改变。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
年度工作计划也是紧紧围绕三年规划的方向来制定的,每一块工作分工到人,落实到人,逐步实施,逐一落实,不求快,只求落实力度和执行力。校长做好分块工作的相关纪律、经济、精神等保障。
三、各分块工作负责人制定其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1、校长要审稿。2、和负责的同志商讨,达成一致。3、校长放手但不能散手。4、优点鼓励,问题建议,建议时常用:假如这样做你觉得可不可以?面对这个问题你想想你的心中还有哪些解决办法?我觉得这件事还可以这样做,你认为呢?负责分块工作的老师就会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被尊重感,就可以带着一份责任和愉悦的心情去做事。只要老师们愿意去做事,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怪。校长在工作中一定注意鼓励、赞扬、支持等语言的力量。
四、班级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紧紧围绕这一学年学校工作计划去制定,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一个助推作用,大胆放手让班主任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自行去搞创新特色活动。
五、 学科计划
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如果没有教育质量做保障,一切都空谈,社会觉得你不务正业。在农村学校师资薄弱、设施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1、 学科进度计划(基础)。2、对学生的培优计划。3、学困生帮护计划。4、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坚持写规范字,讲故事,坚持完成作业,不迟到,作业本干净等等。)5、评价方式。任何评价一定是评价团队,让学生从小懂得合作,从小懂得“团队赢,个人赢。” 6、评价周期及奖励机制。评价要及时,和学生商讨评价周期,同样也要让学生有参与感和主人公的意识感。奖励的方式多样性。如:和老师拍照,发奖状,老师请学生吃小吃等。这样的奖励方式是有温度的,比冰冷的物质奖励的效果好,更有意义。
抓好三个建设
一、 学校班子队伍建设。(再小的团队也是要有精神的制度的)
俗话说“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无论学校再小,一定要有核心骨干,一定要有一两个与你同路的人,这样你才不会孤军作战。工作中遇到阻挠的时候,班子成员说一话的分量比从校长的口中说出去分量大。班子成员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支持者,很多时候在职工中起到润滑剂和调和剂的作用。
二、管理制度的建设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管理制度下人性化管理,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格局。
三、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一个好班主任就等于一个好班级,好班级之和就是一个好学校。校长要培养好班主任,班主任担任着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安全习惯、劳动习惯等,不能忽视班主任在学校里的“顶梁柱”作用。
四、教学常规的建设。
1、建立常规的相互听课制度。2、备课制度。3、作业批改制度。完善的制度是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合格的,都是为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做保障,而不是为了扣分,制度作指引,校长教导主任要做好指导。俗话说,小学老师万精油,小学校长也要万金油,不说精通至少要懂。在教学方面能说出一二三,不然老师们对你也是口服心不服。
在完善的制度下,进行人性化管理。一句话:“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建立好一个仪式感
一、 班级活动要有班级的仪式感。用活动为助推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赋能。
二、 学校活动要有活动的仪式感。大活动大仪式感,小活动要有小仪式感。如:校长为老师做一餐饭,老师生日每一个蛋糕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老师们的凝聚力,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如何把这门艺术搞成艺术品,未来的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