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楚狂”人,非“楚”狂人也!

旧文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


朋友请我看一个帖子,说有位颇有影响的湖北“诗人”——你应该能理解这里引号的意思,他好像还是一位级别很高的政府官员,起码相当于清朝的道府吧,这位抬出上面这么一句,说李白自己已经说了,俺是湖北人……

一般人这么理解,也就无须计较了,毕竟早已不是诗意的时代,诗人读诗如此,倒是配得上这个引号。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李白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第一句,“楚狂”,用了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的典故。陆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陆通其人,后来大大有名,连屈原老夫子也在《楚辞·九章·涉江》里具体描述他装疯的样子“接舆髡首兮……”,还有不少古籍都提到他,就不另引用了。

陆通最有影响的邂逅是:话说有一次,孔子到楚国,陆通唱着歌从孔子身边走过,歌词的内容是要孔子避乱隐居,不要参与政治,孔子下车来,要跟他理论一番,他却避开了。后人以“楚狂”指道德高尚、狂放不羁的人,也就是说,只要像陆通那样,性格狂放,藐视权贵的人,用“楚狂人”相称,大致都可行。但是,千万记住,是性格像楚狂(即陆通)的人,而不是楚国的狂人。李白是“楚狂”人,法国人、墨西哥人、越南人……,都可以是楚狂人。至于“楚”狂人,太普通了,大概可以有上亿枚。

再举两个例子玩——

唐朝的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河北昌黎河南孟州怕不怕湖北乡亲来抢韩老师?)

辛弃疾《水调歌头》:“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稼轩先生是起义投诚人员,要不填表时写个鄂豫皖革命老区的籍贯得了,千万莫再说是山东历下人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