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我的极速写作进阶之路

写在前面:以下这篇内容是我在2024年10月23日 傍晚6:48下班路上语音写作,主要说了一下听《极速写作》的感受。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听完一本书,整个人像被点燃了一样,恨不得马上行动起来。我就经历了这么一刻。那天傍晚下班,脑子里就一件事——极速写作。不是因为任务,不是被人逼,纯粹是自己想写,想挑战自己,看看能不能把想法更快、更多地变成文字。


“说话就是写作,写作本可以如此自由。”


找到适合你的输出方式


那天下午,我重新听了一遍《极速写作》,感觉完全不同,像是第一次真正听懂。作者提到好几种输出方式:有人用讯飞语记这类语音转文字工具,有人靠录音整理,还有人用双拼打字,甚至有人对着投影演讲直接成文。对我来说,最顺手的就是语音转文字。边说边转,省事又自然。不过语音输入也有讲究,比如普通话不够好就稍微说慢点,尽量避开“呃”、“啊”这种语气词,不然转出来的文字乱七八糟的。我自己每天读《羊皮卷》、练60秒语音,就是在刻意练这个。虽然还没用过讯飞,但已经下定决心试试。蓝牙键盘也打算学起来——多一种方式,就多一条输出的路。


“放弃,是为了更专注地前行。”


清理空间,专注真正重要的事


极速写作不只是技术活,更是一场时间和注意力的管理。你要在这件事上突破,就得主动放弃一些东西。比如那些可有可无的社群消息、零碎的刷屏时间——清掉了,才能留出整块时间给写作。书中强调,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输出环境。有人需绝对安静,有人反而在嘈杂中灵感更多,关键是要了解自己。另外,持续输出能力也得练。比如计时写作:一小时能写多少?一天总共输出多久?这些都要记录。我打算建个文档,每天登记语音写作的状态、字数、耗时,定期回头分析。还有一点很实在:说出来的内容别扔着不管,哪怕花十分钟整理、修订,效果都会好很多。


“持续行动,是最好的自我证明。”


用实践迎接改变,让输出成为习惯


我有个计划:每天早晨起来,先定一个主题,就像直播前准备大纲一样。这样语音写作时不至于漫无边际,效率也更高。输出完之后,还要检查转文字的效果——哪些词机器常认错?哪些发音需要改进?慢慢调整语速和咬字。这件事看似琐碎,但只要每天做,一个月后肯定有进步。就像作者一天能写十万字,那不是神话,是练出来的。我也相信通过持续练习,自己能突破单日几万字。写作不是靠灵感等来的,而是靠机制、习惯和环境共同推动的。所以,接下来我会把更多时间投入在写作上,减少无效社交,专注内容输出。哪怕每天一段,也是一种积累。


写作不只是写,更是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当我选择把时间花在极速写作上,其实是选择更高效、更自律地表达自我。我不追求完美,但追求持续。我相信,只要坚持记录、不断优化,三个月、一年之后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个开始的决心。所以,不如就从今天开始说起、写起、行动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