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的六个理念
一、聚焦
在一段时间(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三个月)内,确定一个想要阅读的主题,比如时间管理,那么这个阶段就把时间管理这个领域的书都读一遍,这个叫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会让你在一段时间内像上台阶一样,每一本书都会扩展原有的知识网络,使在读下本书的时候变得更容易,阅读效率也会更高,知识网络的扩充速度能够最大化。
在一段时间应该聚焦在不超过3个主题作连续阅读。
二、对话
阅读的过程不能只看文字,要把它变成与作者对话的过程。
对话过程第一你要理解作者,充分理解作者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论点是什么?论据又是什么?第二是扩展自己,把作者的观点、论证方式和远游的知识网络挂钩,每读一本书,你是在增加知识网络的容量。
三、精品
即读好书!精品的最低要求是作者背景可靠和作者原创。
选择精品的线索可循,第一看出版社非常重要,比如说在中信出版社;第二个看作者推荐,好书里面作者往往会提到其他的作者和其他书,这个就是阅读脉络,作者提醒你下一本读什么书;第三个是时间积淀,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而经过时间那过滤出来的书很好。亚马逊、当当、豆瓣的评价都非常重要。这些东西可以供你去判断是不是精品?
四、专注
在读完一本书的时间里面必须完全保持专注,大概1个小时。一本书要一次性读完。
五、主人跟仆人
你是主人,书是仆人。
读书,要把它作为一个面试仆人的过程,半个小时后你对这个仆人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知道他的优势、劣势、性格特征,将来要用的时候随时可以召回,而没有必要去了解他的方方面面。
六、输出
读完一本书,如果觉得确实不错,一定要输出。
高效的定义是能够最终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融合,合上书,针对主题画出自己的脑图,或者把这本书讲给别人听,但要用自己的语言讲,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讲。
以一小时为例,该怎么分配时间?
第一、标题,包括主标题和副标题(3-5分钟)
短短几个字,为什么要看这么长时间?因为看标题的时间你要问问自己,作者想透过这本书讲什么,会怎么讲?猜作者的观点会是什么,以及他会怎么去说服?
第二、目录+作者自序(10-15分钟)
推荐序可以不看,但自序一定要看。如果有导读也要看。目的是看树木之前镶件森林,目录和自序可以完整复原作者的思路框架,能够快速知道书的整体框架以及作者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三、章节内容(30分钟)
非常赞同的章节不用看,有一点新的可以简单浏览,重点要看的是观点不赞同或者不懂的部分,花30分钟去读这部分。首先去找独有术语,只要是作者原创的书,往往里面会有作者独到的术语,借由这些术语来表达最独特的观点。其次,要用作者对这个术语的定义去理解它,然后进而理解这个术语背后所传递的独特观点。第三,读观点的推论过程,作者观点的提出,一定有个逻辑论证过程,这也是重点去看的,以及看这个推论过程能不能说服你。在看推论过程的时候,重点要看图表以及小标题。案例仅需浏览,大段论述过程仅需浏览。如果这个论证过程已经足够说服你了,是不需要再去看案例的。
第四、浏览全书(10分钟)
刷刷地一页页往后往后翻,只看标黑、图表的部分和各个章节目录。
快速浏览全书的目的是重新理解作者的思路,在整个脑子里面把作者的思维脉络以及核心观点再理一遍,看中间有没有什么不通畅的地方、你理解不了的地方,重新再读一遍。
如果你觉得原来作者是这么想的,它的核心观点是这个、它的核心框架是这个,读到这个份上,你这本书就差不多读完了
高效阅读过程中,要克制住心里面的默读。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我们的眼球是横向顺着字一行一行横向左右移动的,而且在这个移动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心里面会有个默读的声音,那么你可以试着做这么一件事情——完全克制住那个默读,然后让眼睛垂直的整合的从上往下读。只要克制住声音,阅读速度会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要更依赖于视觉,而不是依赖于听觉,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会不自觉地把阅读过程变成一个在心里面去默读的过程,把这个过程挑掉,直接让视觉来完成
注:高效阅读适用于你想抓的是这本书里面的精华和干货、扩展原有知识体系,不适用于一切你追求过程享受的书都不适合,比如诗歌、小说、人物传记、历史传奇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