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醒的很早,看到微信群里转了一个知乎问题,一个19届支教团的学弟表示对未来支教一年的生活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样的准备。
同时查收了一条昨晚收到的消息,四字班的学弟想咨询一些关于支教团的事情。
正好,我一直遗憾自己假期时犯懒,没有把回京小记的第三篇写完,所以干脆今天一并写出来。
一时兴起而答,不妥之处欢迎指出。
学弟的问题在这里。
共青团中央的回复很6。我姑且狗尾续貂,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要降低期望,我们只是夜里一支烛
“支教”总是和“奉献”连在一起,一年期的支教更被称赞是“无私”。但事实上,这样的舆论有时候是另一种“有色眼镜”,会使人忘记了支教工作本身的平凡和枯燥,一方面造成了部分支教人在下决定时凭一时冲动,真正开始工作以后各种不适应;另一方面让支教人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夸大的认知,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极其失落。
所以想要让自己不那么失望,首先就是不要对自己的定位作过于乐观的估计,甚至可以放低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工作成果的期望。
一是因为需要支教的地方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没有困难就不需要支教了;
二是要理解教育问题本身的宏大性和长期性,意识到自己只是一粒小小的烛光,把握历史进程;
三是我们没有工作经验,踏入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在支教过程中都会发生,所以不如意和不顺心都是正常的。
忘掉自己的“支教”身份,做真正的人民教师
支教中,“教”是重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做出选择的那一天起就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而不是因为“支援”身份而期待自己与其他老师有什么不同。
大四确定支教以后,我随团考取了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到了支教地恰好学校也缺少英语老师,可以说一切都似乎刚刚好。我觉得凭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教育理论,一定能能带领学生攀上知识的新高峰、迈出成绩的大跨步。
但实际开始教学的时候,才发现学生们已经形成了被动甚至不良的学习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良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改正过来的。
恰恰是因为把重点放在了“支”上,而没有放在“教”上,所以往往会陷入一种迷茫,我并没有明显的好的效果,为什么自己来支教呢?
事实上,把自己和新老师同等要求,向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总是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育人”上的不足,才能放下那种优势心态,真正地投入当地的教育环境,理解当地的教育问题。这也是对一个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支教是一件“小马过河”的事情
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环境来说,支教的意味可能完全不同。
前人的经验当然值得学习,但带有主观价值判断和情绪化的观点却有可能会把人带入刻板印象。
更何况,纵使可能无数人这一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我们也要承认客观事实的变化和发展。
在离校之前,看学长们写的《酿了又酿的青稞酒》和《西藏支教日记》,里面描述的情况也让我颇觉惊讶,难以接受。但当我来到支教地的时候,情况已经和过去如同地下天上,完全不同了。
更何况,当你回首往事,跳出这一年,从更长的时间纬度和宏观层面去观察这种变化,能够发现一些你自己努力的痕迹的时候,难道不会觉得满腔自豪吗?
支教,更多时候是教育自己
我以前总觉得,支教是教育别人。但后来渐渐发现,我能给当地带来的东西并不多,反而自己在这一年里受到的教育更多一些。
我也来自东部小县城,如果说我之前的奋斗让我从县城来到北京看到了世界可以多么繁华,那么支教这一年就让我明白了生活可以多么无奈。
如果不是支教,我不会知道有人连2000块的函授大专都上不起;如果不是支教,我不会知道扶贫考察的道路有多么泥泞;如果不是支教,我也不会知道还有女孩子十五六岁嫁人的事情。
支教这一年里,我见过了和祖母相依为命、坚持求学的少女,也听到了同事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不下高三战线的事迹。体会到用整整一天备一节45分钟课程的苦苦揣摩,也享受到学生真心实意地生日祝福。
不论是大道理,还是小确幸,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际,支教都让我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责任、对使命、对理想主义有了新的感悟。
了解祖国,也了解自己。教育别人,更多是教育自己。
谨希望能对有志于支教事业的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