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退休不到一月,已经决定厌烦。认为自己年纪轻轻,身体康健,实在不应该就此不工作。哎,她可能不知道自己女儿已经在眼巴巴念着退休生活了。如果可以就此不上班,我也会像妈妈一样迅速厌倦么。
故而翻到两年前旧文一篇。
《你有消磨时光的才能么?》
消磨时光也是一种才能。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我觉得若是知道自己没有这种才能,那么还是要尽量让自己变得忙碌才好。
——村上春树
爸妈总是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熬夜,就算加点小班,回家吃饭洗澡满打满算十点半也该睡下了吧。
可是你们一定能够理解,就算五点回家,也可以无所事事就那么晃到了深夜。翻翻手机,看个视频,我们漫无目的,却似乎总是不愿睡去。
看起来我们这一代人似乎都有消磨时光的才能罢。一部联网状态下的手机,基本等于失眠利器。
试过在信号极差的乡下,那种手机只剩下mp3功能的地方,还可以那样从容地消磨时光而不愿睡去吗?似乎伴着田野虫鸣与风声,就能毫无压力地早睡早起。
父母那一辈的人或喜欢打麻将、或喜欢看电视,甚至单纯的聊天都可以到深夜甚至通宵。不过,现在的他们都开始教育孩子要早睡,而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也没有那么多的不安和牵挂,是到了可以安心早早睡下的年纪,也是到了没那么多睡眠,早上都赖不了床的年纪。
消磨时光的人大抵分两种:没事找事儿漫无目的的,大多是无聊且不太开心地在消磨时光;可以开心地知道要做什么事情去度过空闲时间的人,大概才能算会消磨时光罢。
有外省来川工作的长辈跟我说,她在成都的同乡总叫嚷着节假日好无聊,但她却忙碌得紧,各种活动简直都懒得参加了。上了年纪后反而很希望能在家里休息一下,无所事事也是好的。
但偏偏,那些会过光景的人,即使闲着也是忙碌的,要做的事情永远那么多。
从前我妈还没退休时,工作内容也尚算轻松。那时疑惑,一天到晚婆婆媳妇的电视剧翻来覆去地看,难道真的不无聊么?我妈却很诧异地反驳我:我每天忙得很呐!早上起床了要去公园走走,回来吃完早饭又要出去买菜,买菜回来做饭吃饭,中午还要睡个午觉,醒来后看几集电视就又要做饭了……好吧,算上偶尔的朋友聚会和走亲戚神马的,这样看起来其实他们还挺忙!
退休后的这半月,除了不去上班,她的生活其他一切照旧,其实差别真的不大。但失去了工作时间的那一份规律,又没有找到新的东西填补,她自然还不习惯。
姑姑就说过她过不来我妈这样的生活,她跟我一样无聊不得。最后连打麻将都烦了,居然想找个体力活儿的工作,还说那样可以上班不动脑子又可以不那么无聊,简直哭笑不得。最近听说近况,还是回归了麻将桌并照料小孙女。
看到电视剧《北上广》里,张兆辉饰演的角色多年睡不超过四小时,因为舍不得这花花世界,只叹时间不够用;《朗读者》节目上有一位翻译家,多年来工作到深夜,八十多岁依然思维清晰,译作不断;意气风发时的希特勒据说是每天只需要休息两小时的,单位的大多数领导亦是被工作挤压到几乎没有私人时间,但做起事来依然风风火火,毫无疲态。来自精神上的某种成分还是物质,在补给着他们身体所需的休息。
但平凡如我,是工作清闲时偶尔还会脑袋卡壳。目前还想象不到那种全负荷运载一个月头一天酒醉到深夜还要早起应酬的生活。
想要的东西不同,自然选择的生活也不一样。不过有点梦想、野心什么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你不会闲的无聊啊!
ppt达人布衣公子说他开始坚持整理和分享知识起,生活就有了节奏,一切纷乱仿佛都被厘清了,意外的惊喜是还有不菲的经济回报。其实看他的有些东西,包括写的故事可能我并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些不赞同,但是对于这种心态和会善消磨时光的能力也是极佩服的。
会消磨时光的人生活总不会太差,因为内心始终有某种无形的坚持在指引着,不会杂乱无章,也不会迷失和偏离。无论你想要的是平淡还是不凡,无论你选择闲适还是忙碌,终归需要内心的一份节奏去把控和支撑。
所以,村上春树说得多么对啊,不会消磨时光就尽量让自己忙碌起来吧。
就不会因打折而买多无用的东西,不会因为无事而遍寻消磨的法子,也不会因寂寞而选择并不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