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团队三人和一个公司进行了签约,之后我和公司年轻的女经理(35岁)畅谈了3个小时,这3个小时来之不易,之前好多次邀约要么是没时间,要么是和助理交流。虽然成功的人很多,但郞经理的成功之路还是能给很多人带来启示,因为她的起点是中专学历。
1.成功的方向不是预先设定好的,而是边走边探索。
和大多数科班出身的人不同,学法律的她在中专毕业后在一个律师事务所当助理,因为没有律师资格证,很多工作都不能参与,比如开庭、调查取证等,她就通过自学考试一路从大专到本科,直至拿到律师资格证,可是律师的路并非顺利,于是到北京打工,后来又回家乡创业。为了寻找创业方向,她就参加了一些企业家培训班,通过和班级同学的碰撞和交流,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3年时间很快就拥有了一个协会、一个促进会、一个企业、以第三方身份运营的一个社区,然后加入了一个终身制学习的平台。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每次学习归来就把学到的知识找企业进行免费培训,先后进行了100多场免费培训,现在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培训师,经常被邀约进行企业培训,培训费用也从5000到2万不等。现在正在规划考一个硕士研究生。所以在社会闯荡,需要学习、探索、思考,同时学以致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商机。
2.格局决定财富
十几年前,我就看过《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还做了很多笔记,当时朦朦胧胧地了解很多对我来说新鲜的概念:资产、负债、不同的挣钱方式(打工、上班、投资、购买他人时间等等)。但是,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随后随着工作的繁忙,这些知识也烟消云散。
而郞经理不同,她在践行。刚到衡水创业时,就没走打工这条路,首先承包了所有商场修衣服的工作,她的任务就是每个商场找几名缝纫工而已。其次和商场、小区合作帮干洗店收干洗衣物,创下了百店的规模,并成功当选区人大代表。想想现在多少打工的人,还有我,看似有个铁饭碗,房贷却要还到60岁,这种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上班就一定会穷吗?也不一定。我身边就有几个这样的人(寥寥无几),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创立了公司,本人做管理,服务社会,收获了财富,也一样过着富足的生活。
钱不是一切,但钱可以衡量一个人的财商,可以看到财富的不同,除了机遇,就是格局的不同。
格局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学习的力量
早在很多年前,我就听到过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个MBA班,班里成员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价格不菲,来学习的人并非是为了通过课堂学到什么东西,而是能结交很多成功的商业人士,这个MBA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能从学员身上学到很多知识或受到启发。现在这样的平台很多。大部分都是收费的,很多本身就是培训机构,和当初人大的MBA很相像。不同的地方是,这些培训机构的发起人本身就是这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他同时也提供教练级的培训和辅导。所以,时代变了,即使你买了一本书了解到一些知识,但如果关起门来自己琢磨,大部分是不容易成功的。首先是因为信息社会变化太快,其次竞争更激烈,市场比关起门来琢磨要复杂的多。所以,还是要注重学习,或者通过其它的途径和人交流。保持对外界信息和社会的敏感。
我很少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很穷,连房子都是银行的。但是我看到身边有两个这样的成功案例。第一个是郎经理,她说,她现在的事业都是从培训班同学那里得到的灵感,包括商企联合会、智慧社区、公司,她进行的有偿培训都是同学和老师联系的业务,有些培训费早就赚回来了。第二个是鼓励我写作的南京工业大学的张老师,张老师说她教学创新成果的灵感也是参加培训班来的,张老师有句名言“付费就是捡便宜”。虽然很多人不认同,最早我也不认同,不过我现在要重新思考:
学什么、如何学才能转化为个人生产力,并产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