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II一种当代人的集体人格
前几日,奶奶打电话来说,家乡的青福桥被洪水冲到了,现在村里正集资进行修复。
青福桥是我国典型的的石拱桥。此桥约在150年前,清朝同治九年,由一位年近半百的农人叫蒋世长的募资并耗工两年于清江之上建成。此桥共三拱,桥墩及桥面全由大块条石筑成,令人赞叹的是其石块交错,层叠咬合,而且排列规整,造型精巧,雅美坚固,不由惊讶于古人的智慧了。桥上筑青瓦凉亭,以避风雨日晒。东西设门顶,飞檐翘角,宛如大鹏展翅。此桥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是纳凉、避雨、躲荫、歇气的好去处。桥上空气宜人,冬日斜阳送暖,夏日清风送爽,近可观淙淙溪水,远可眺炊烟人家。真是一处人间胜景。
可惜历经百年沧桑,青福桥终究在时间的侵蚀中轰然倒塌。
蒋世长建桥目的自然是造福乡梓,却也反映出在中国的乡村中不乏贤者,而这些贤者的人格却也成为中国乡村精神里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说青福桥倒塌了,我们叹息少了一条便捷的过河通道,但其中蕴含的精神才是弥足珍贵的。
自己离开家乡“进城”已二十载矣,家乡的山山水水似乎已远去,似乎又近在眼前触手可及。在每年有限几次地回“老家”中,总会路过青福桥,说不上来的原因总会有意无意地投上一瞥。如今回去看到一片狼藉,心中不由怅然若失。
儿时的玩伴均已成年且忙于生计各自奔波,见面的次数也随之减少,但每次见面一句“家里好冷清地”,引来的情感共鸣却是共通的。我的家就在青福桥下行几百米处,依山傍水用红砖砌成的房子,与同样红砖砌成的几户邻居的房屋连成一线,呈一个“一”字型向前展开,一眼望去,红色的墙,乌黑的瓦,永远显得那么妥帖。房前触目即为青山绿水,村舍人家。四季交替时,风景各有妙处。但心中最有感慨处便是那夏季了。夏季来时,屋前有稻浪滚滚,煞是壮观,也有一条从青福桥穿流而下的小溪,小溪常年不涸,水流清澈见底,偶有几处深潭,便是儿时的我们夏季戏水的好地方。屋后则是满山的“黄花”,逼人而来。此时我们可没有心情去欣赏美景了,因为这“黄花”名“黄花菜”,也叫“忘忧草”“萱草”,是我们每户人家一年的主要收成。每当此时,村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皆套上长袖衣服,背上背篓,戴上草帽,在这满山的“黄花”中来回穿梭一个夏季,将“黄花”摘下来加工成食物材料,再卖给收购的人,其中的辛苦不足道也,却也是我们这代人最深刻的记忆了。自己家原来还有一栋泥土垒成的“土砖屋”,虽说简陋,但也是冬暖夏凉,有时回到老家会偶尔去看看这些已荒弃的“土砖房”去,当然多数也已倒塌了,走在这残存的巷陌中,杂草蔓生,偶有几处钻出的小花总是点缀其中,眼中不由浮现出在“土砖房”的弄堂中一大家子人围炉夜话的情景,业已作古的长辈们那时多么的年轻,少时的我们则打闹在其中……
我们中国农村生活的人数太庞大了,在时代滚滚向前中,人们争相着远离故土,奔向“城市”,而禁不住回望来处时,“乡愁”“油然而生。“乡愁”是什么?表象是为一种怀旧情绪,怀旧即是在寻找情感慰藉,我们在“乡愁”里能慰藉到什么?
我觉得“乡愁”的本质就是我们中国乡村人的一个集体人格。这集体人格中,包含着朴实、勤俭、善良、正直、琐碎,等等。而城市生活中,则构建了与乡村有所不同的集体人格,这人格中更多地表现为竞争、开放,复杂、物质,等等。于是在我们这一代由乡村人变为城市人的过程中,两种集体人格不断交织缠绕,夹杂在其中的内心冲突或痛苦、或慨然顺之,有时时间长了,心累了,人疲了,总会怀念一下乡村中那种淳朴的生活,去寻找一下情感上的慰藉和依托。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乡愁”吧
“青福桥”代表什么?他为一名乡村老人建成,其蕴含的古风精神也是中国乡村的集体人格之一,故它是我们安放乡愁的“坐标”之一,它轰然倒塌了,就如我们人格中一角掉下了什么东西似的,正如我们每个乡村人回到老家,看到残破的房子、凋零的老人,心中的失落感不言而喻。
青福桥倒塌了,呼吁重修之余,中国乡村日渐消失的集体人格的重新建构才是为重。因为乡愁不是老家的几栋房子、几位老人,而是在那浓浓的乡土人情味里。这才是真正的乡愁,才是真正地留住乡愁,也应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