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继续讨论《论语》时,还是有必要把基本立足点的问题讨论清楚,下面把几位朋友在留言上讨论的问题进行一些商榷。
问题1 :儒家有修炼之道吗?
一个朋友的留言是这样的:人的思维很有意思的,虽然说我认可你的儒家文化有内修功法的说法,但是在我心中论语是一本行为准则的书这个概念也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我考虑问题的方向就跟你完全不一样了。
我的想法是这样:1、“朝闻道,夊死可矣”,如果仅仅是一个修养的问题,是没有那么重要的;2、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基本上很少讨论人伦外的事情。但深入研究许多地方你能知道其所指。比如,子贡说”老师讲的性与道,就 很少听说了”,比如《八俏》讲的,懂得礼的精神,治天下如掌中观,等等。如果不懂得孔子思想的性与天道的方面,《论语》很多方面是不可能读懂的;3、从《易经》、《大学》与《中庸》这些著作,更多透露孔子性与天道的思想;4、孟子养浩然之气,直养而无害,“大”、“美”、“光辉”等,显然不是单纯的修养可以做到的;5、这世界并不完美,如果象颜回那样,穷困而不改其乐,地位被推崇到仅次于孔子,显然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如果道德只让人穷困,圣贤真的只有寂寞,那这种道德又修它干吗?这种圣贤又有什么好做的?天道的道理,是平衡的,这是道的作用,不是修养可以解决的。
问题二:修齐治平是什么?
从孝悌延伸到忠信,一个朋友提出以下观点,认为是当时的宗法制度决定了孝悌与忠信(我不知是否抓住了这位朋友的思想),他的描述如下:
因为政治秩序是家族秩序的扩大版本,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身~家~国~天下这种步步推进才有社会背景(宗法制),一旦社会背景消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我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初含义就是先提升自己的道德,然后不断外推,感化他人,只有在这个宗法制社会背景下,才能做到这样的内圣(修身)外王(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后期佛道不断抢占儒家原本的地盘,使得儒家铁杆粉丝非常着急,为了能应付佛道的形而上的理论,儒家只能重新阐释旧的经典,把旧的经典升华。
另外,中国哲学关注的主要就是伦理学,用李泽厚先生说,中国哲学的本体就是“情本体”,特别是儒家,所以,对于儒家来说,伦理学(家族中所谓的孝悌之情)就是政治学(政治秩序)。
我的想法是:1、修齐治平是修养之道,在任何社会背景都可以,与是不是宗法社会结构无关。人只有修养好了,才会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磨练自己。有些人事业成功,但家庭关系处理不好,那还是修养有问题,不是真正的成功。古人的事业的定义也与现代人不同,不是赚多少钱是事业。在家庭关系上磨砺自己,扩大到社会交往层面磨砺自己。治不是管理,是大治,是文化与风气的培养;平不是夺得政权,是大同社会的理想,这个才是修齐治平,是一套人类修养自己并且在群居时和谐相处的道理,而并不是什么规定与制度;这套修齐治平的修养之道,只是在不同社会背景表现不同。2、后来的所谓封建宗法制度孔子并不知道,那套纲常的理论也并非孔子所立。佛教成为宗教后,其实没有了佛教;道教成为道 教后,其实没有了道教;所谓儒教,也是一个名词而已,不是孔子的思想;3、佛教抢夺儒家的地盘,是因为那个也不是真儒家,那个佛教也不是真佛教。是因为佛教对人的心性之学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给人新鲜的力量冲击,也有他的强大的生命力。其实,佛教强调“无四相、绝百非”,孔子则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既然这样,有什么好抢的!4、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中国哲学的本体是道本来,是中庸为用。情只是中庸的原理的体现,兼顾“情”、“智”、“礼”与“义”等各个方面,是浑然一体的中道智慧,而不简单是一个“情”字。
问题三:修身是提升道德吗?
朋友的表述是:其实我觉得修身的解释不是提升道德,道德与论语的关系是由朱熹上升到绑定关系的,本身就是儒家学问的异化,整个明朝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结果就是明朝的士大夫阶层集体堕落。
我的理解是:修身不是修养道德,也是修养道德。修养道德是工具,是通往精神自由的工具。因为约束了那个我后,才可破掉我执,道德是接近道 的,而不是道。道的运用也不是道德,而是“中庸”。
问题四、道德是真理吗?
朋友的表述是:至于道德和朱熹的关系,那是朱熹把当时士大夫共同认可的道德,提升到了绝对真理的位置,使得一时一地的道德成了放之四海都应该遵守的真理,这就错了。因为道德是文化共识的产物,相同的文化圈子容易产生出相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所以,这就是朱熹的错误,把一时一地的道德上升到绝对真理或者说天理的层次。
我的理解是:道德不是最高道理,道德永远是在变化的,只有变化的才是合理的,但变化要符合一个原则,就是中庸的原则,发而皆中节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