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英语组区上的课题《小学英语阅读圈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请到了市教研员樊老师来做指导。
今天听樊老师指导后,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1.学生的问题与为什么做阅读圈之间的关联:阅读圈是最近几年很火的一个概念,在王蔷教授的著作《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中明确指出,阅读圈教学法作为分级阅读教学法中非常实用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语言技能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那在此次研究中,到底观察到学生在英语阅读上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怎样通过阅读圈教学法来解决,这才是此次课题需要研究的点和价值。
2.目前发现的问题太宽泛,比如阅读品格背后具体哪一个品格:阅读频率、阅读态度、阅读量、阅读兴趣等。通过樊老师的分析,其实主要落脚点在解决学生主动性的问题,即积极主动地阅读。
3.教学模式提升: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学生主动参与不多,主要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没有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圈的出现便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即阅读圈是所有教学模式的提升,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阅读学习能力。
4.课题研究目标需要切入小的具体的点,基于解决问题来做这项研究,而不是很空泛的无法完成的目标。而具体实施策略同样,需要切实可行的策略,怎样检验,是否有效果。需要注意在建构模型时需要细分到每一点。
5.目前我们用到最多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那这需要我们组看能否1-2个月去研究一个老师的阅读课例,预设问题,通过观察课堂实录的对比来检测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对一一线教师而言,我们既是课程的实施者,课堂的研究者。反思自己,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很难想到从宏观的教研去思考。但这样的课题也不得不推动我们去思考。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也是成长的一步。这些点要多拿出来仔细看,仔细读,仔细想。就像课标一样,每次看都是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