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14——15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与
“从改变自己开始,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出自《后汉书•陈藩传》。故事说:陈藩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的祖上曾做过河东太守。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拜访,见陈藩居住的庭院及屋舍十分杂乱,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意思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宾客呢?陈藩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意思说,大丈夫在世上接人待物、做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不合理现象为己任,怎么能在意清扫一个小小的屋舍呢?薛勤知道陈藩有澄清世道的大志,但做法有问题,便批评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说,连自己居住的一个房舍都不能打扫干净,怎么能够扫平天下澄清世道呢?
“从改变自己开始,可能改变整个世界”是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一块墓碑上的铭文。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在国会大厦西南侧,耸立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这座古老的建筑里,长眠着英国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国王及其他著名人物。而在教堂的角落里,有一块极普通的石制墓碑,碑上无死者的姓名,无生卒年,亦无死者的生平介绍,但墓碑上的的文字却震撼了每一个前来观光的人。碑文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之后,我又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稍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作者感言:《后汉书•陈藩传》没有提及陈藩对薛勤批评的直接反应,但从陈藩20岁举孝廉出仕做官,拜为郎中,后成为东汉末年的名臣,官至太傅,录尚书事,近乎当代的国务院总理,就足以证明对自身要求一定很严。科举出仕是隋代以后的事,汉代选拔官吏的形式是“举孝廉”,即通过推荐“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为官的方式选拔官员,如果自身形象不佳,拖拉懒散,是不能被举荐做官的。由此可知,陈藩一定是接受了薛勤的批评,改过自新,从“扫屋”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后终成大事。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那块墓碑上的铭文,是一位老人的临终感悟,不难想象,这位老人是一个充满梦想又不懈奋斗的人。我们无从知道老人的梦想实现了多少,但我们可以肯定,老人充满了遗憾。这遗憾就是:年轻的时候,没有从改变自己开始。
我们说这两则小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从改变自己开始”这个话题。
从改变自己开始,是一种从小处着眼的做法。凡事,都是从一点一点做起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足改变自己,不断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使自己的阅历、经验日益丰富,知识、能力日益增强,才有可能改变家庭,进而有可能改变国家甚至改变整个世界。
从改变自己开始,是一种事实求是的态度。改变自己,是从最近处、最小处、最易处着手,只要有诚恳的态度,能正确对待自己,并积极去做,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而改变世界,则是从最远处、最大处、最难处着手,非有深邃的思想、高远的境界、丰富的阅历、智慧的思维、驾驭全局的能力、超人的毅力、一呼百应的威信,是很难担此大任的。在翅膀稚嫩的时候低空飞行,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理性选择。努力振翅飞到自己能达到的高度,并随着羽翼的丰满不断攀升,照样可以拥抱蓝天。
人不能没有梦想,梦想是人生的动力和方向标。一个人,志存高远,心怀“扫天下”和“改变整个世界”的宏愿,本无可非议,特别是年轻人,更应该有这种大想法,因为无大想法很难有大作为。这位老人也不是反对人应该有大想法,碑文最后的“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这句话,足以证明老人仍然坚持着“改变整个世界”这个大梦想,但老人强调的是,要想实现大梦想,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逐步攀升。
为实现大梦想而“从改变自己开始”的想法,也是中国传统儒学一贯倡导的思想。《礼记•大学》里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说,一个人只有穷究了事物的道理才能获得知识,只有获得了知识才能生成诚实意识,只有生成了诚实意识才能端正思想,只有端正了思想才能养成自身优秀人格,只有养成自身优秀人格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只有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才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德性条目,由个体到整体,层层递进,充分表达了“从改变自己开始”才能“改变世界”的思想,这一思想始终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刻意坚守的情怀。
从改变自己开始吧,说不定你会改变整个世界?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与“推敲”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两则轶事。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他素以炼句、炼字称著于世,在他的诗中,有不少名言佳句流传至今。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轶事说,贾岛的《送无可上人》一诗,前后写了三年才完成。起初,他即兴很快写出了“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音zhǔ)尾同离寺,蛩(音:qióng)鸣暂别亲”前四句和“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的最后两句,可五六句,怎么写也不妥帖,改来改去,有空就想,一直到了第三年才敲定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小诗描写作者秋雨初晴之际,送别从弟无可禅师去天台问道时的情景,首联交代背景,颔联写送写别,这颈联则重在抒发别后的孤独之感。从弟离去,独自在潭边行走,只有水中影子相随;几次歇息下来,也只有树木相伴。细细品读,此联充满禅意,独行潭边,潭上之人与潭底之影,是一是二,非一非二,亦一亦二,不免使人想到唐代高僧、禅宗五大家之一的曹洞宗开山之祖洞山良价看到潭底之影而豁然开悟的故事;而在树旁歇息,此歇息者又是谁,不过是色身而已。果真如此,那么,离别之事又何须看得太重呢?不过,禅宗虽讲纳于境而不滞于境,但终泯灭不了心中情感,故尾联有“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的约定。
另据宋人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记载,贾岛自己对这两句诗也十分欣赏,并坐了一首《题诗后》的小诗,诗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推敲”的轶事说,有一次,贾岛骑蹇驴访李凝幽居,于驴背上得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诗成后,他总觉得“僧敲月下门”似乎比“僧推月下门”更能衬托环境的幽静。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在驴背上边吟诗边举手作推敲之状,反复品味,结果无意中撞上了吏部侍郎韩愈的仪仗队。他被众卫士拿下,带到韩愈跟前。他具实说明事情原委,韩愈不但不怪罪,反而建议他改“僧推月下门”为“僧敲月下门”。于是二人又并辔而行,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之交,后来韩愈又劝他还俗应举,并赠诗“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贾岛为此名声大著。
作者感言:贾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苦吟诗人,我们说他的两则轶事,是想借此聊聊“苦吟”这种文化现象。
所谓“苦吟”,就是指在诗歌创作时,为了追求最佳表达效果,反复吟诵,认真推敲,苦苦炼意、炼句、炼字的过程。“苦吟”的特点就在一个“苦”字,苦苦思索、苦苦寻觅,冥思苦想,收肠刮肚,唐代诗人卢延让有一首《苦吟》,说的十分形象。诗曰:“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古人思考问题时习惯拈着胡须,为使一个字用得妥帖,竟拈断多根胡须,可见思索之久。
自文字产生以来,历朝历代乃至今天,文化人都十分重视行文的遣词造句,不管是什么文体,都要求词语精当,表达准确,这本是很正常的,诗圣杜甫就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而“苦吟”作为一种诗歌创作的独特文化现象,则出现在晚唐。我们大家都知道,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在晚唐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为追求“清新奇僻”,刻意于音律、对偶、字句的推敲锤炼,致使形成风气,产生了“苦吟”诗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孟郊、贾岛和姚合。“苦吟”派诗人的作品,其内容多是日常琐碎生活情境的表达,多有佳句而少有佳作。
关于这位半僧半俗的苦吟诗人贾岛,还有一则因专注吟诗而撞上京兆尹刘栖楚的故事。故事说,一次,贾岛骑着毛驴在大街上走,当时,他正在构思《忆江上吴处士》一诗,时值秋天,西风萧瑟,黄叶飘零,贾岛在驴背上即兴得了一句“落叶满长安”,觉得还应该有个上联对应,于是摇头晃脑地在驴背上想啊想,终于想出“秋风吹渭水”的上联,乐得喜不自胜,拍拍驴屁股催驴快走,径直闯进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队,当即被拿下,关了一夜才放出来。古时朝中高官出行有鸣锣开道,人马前呼后拥,如此大的动静贾岛竟浑然不觉,足见其专注。
“苦吟”派诗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 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 方千霄)的求高求精精神,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
启示一:不仅仅是作诗行文,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特别是面对自己的职业岗位和所从事的事业,都要有一点苦吟精神,都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高度专注,反复推敲,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把事情做好。贾岛多有名句传世,就是他苦吟的结果。
启示二:当代社会,已无文盲可言,人们生活、工作、交往,免不了有大量的书面交流,行文时注意遣词造句,字词用得精准,有助于思想的表达。
顺便提醒一句,居住在现代城市,满地都是汽车,所以,请不要学贾岛在马路上专注思考问题。走路时,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是第一要义。否则,你不会象贾岛撞上韩愈和刘栖楚那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