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个访谈,一个15岁的小女孩是某公司的CEO,她在节目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有的人说我年龄小,是小孩。但是放眼看看很多人,你们早晨上班、晚上下班、剩下的时间玩玩手机,每天如此、年年如此,到底你们是小孩还我是小孩”。
听到这句话,我傻了,突然好害怕。我们放弃了自己,还是放弃了管理自己,还是我们是知足者常乐?
大部分的年轻人还是要对自己再狠一点,管理好自己,于是又翻了一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次又看到了不一样。
掌握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一项限制因素,对于每个人而言,也是最特殊的一项资源。
放在以前资金也算比较特殊,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贷、信用卡的普及,这一项也不是那么突出了。只有时间,是我们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更不能以其他手段来获得的。
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它不像我们设备资源,比如我们RRU需求多了,规划部就多分配点给我们,而对于时间,不管需求有多大,供给绝不可能增加。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在时间中进行的,都需要耗用时间,但是人却往往最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
一个管理者组织的地位越高,组织对他的时间要求往往越大。比如很多领导,他们可能忙到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下面的人,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他的决策,他们还要去应付对外的一些沟通关系,除此之外,他们还得去花费时间去应付他们的上级。所以,创新和变革,就是对管理者时间的过度需求或者说是挑战。
说的也对,如果时间短促,一个人就只能考虑他已经熟悉的事,只能做他曾经做过的事。
怎么去经营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呢?
第一要诊断自己的时间,要了解时间是怎么耗用的,记录时间,才能管理时间。
第二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首先要将非生产性的和浪费时间的活动找出来,尽可能将这类活动从时间表上排除出去。
第三要适度授权,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情,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
第四是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要集中自由时间,用来思考。
第五是挤时间,这个不是要挤兑人类的睡眠时间或者休息时间,但是至少在失眠或者休息的时间想一下有意义的事情。
不要抱怨,要想着我能贡献什么。
工作繁重、生活困难,经常抱怨也是正常,但是,抱怨形成了习惯就可怕了,会变成一个很负面的东西,可以称为心魔吧。
最近看了几个例子,内心很触动,比如说大雪天在外面扫雪的环卫工人,再到一台手术要站8到9个小时的手术室医生,又或者是大冬天带着女儿送外卖的美团小哥,还有那个刷爆朋友圈的“冰花男孩”,肩负保卫人民的军人、警察。大多数人应该都是感性的,看了很多关于此类的文章后,还是会有所感触,甚至流出眼泪。
我们看到他们的处境,应该会缓解下我们当前的抱怨。
更重要的一个层次,书上面讲的是责任,“对于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一个团队,如果人人都讲贡献、想贡献,那么这个团队的潜力将不可限量。
重视贡献是一项组织的原则,使管理者能够掌握各项工作的关联性。
有效的学习是一种挑战,一种实践,我们既要挑战自己的目标,又要去应对市场的挑战,迎接学习有效性的动力和压力。
“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沉淀,最终一定能够形成自己的认知,燃烧起自己心中的火焰,迎接正能量满满的社会。
文|魏芹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