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不少朋友经常愁容满面说:我家孩子怎么学习成绩怎么补都补不上去,眼看着中考(高考)即将来临,怎么办啊?。这些家长基本上是推掉了其他各项可以推掉的活动,专心在家陪读、接送孩子等等,付出那么多,可是孩子的成绩就是不见起色,真是愁煞我也。
其实孩子成绩没有起色的原因很多很多:
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掌握;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影响等等。
今天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有些孩子存在“智力冷淡”,影响了学习效果学习成绩。
你家孩子“智力冷淡”吗?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叫“智力冷淡”,智力冷淡是指对学习、对知识抱冷淡态度,对任何课程都不感兴趣。貌似目前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就是如此。正好近期我在阅读《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有一些学生很长时间对什么都未表现出特殊兴趣。如果学校不展开教师之间赢得学生思想和心灵的竞争,学生中许多人就永远也显露不出对任何课程的兴趣。学校里对学习、对知识抱冷淡态度,对任何课程都不感兴趣的青少年越多,就越有可能是教师那里没有学生可对她们倾心地传授求知兴趣的火种。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不快的,是漠不关心。学生在这门或那门课程上落后和成绩不良,并不可怕,可怕得多的倒是冷漠态度——“智力冷淡”。
接着我们来看看如何解决“智力冷淡”。要唤醒漠不关心者的意识,不可能一个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克服“智力冷淡”的最正确途径就是思维。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唤起思维。
每个教师对漠不关心知识和脑力劳动的学生,应当试用自己的一切智力手段,把人从智力惰性中拯救出来。要设法找出人与自然、人与知识起相互影响作用的领域,从而使人精神焕发。要使学生在某件事情上显示自己的知识,在智力活动中表现自己,表现个人,便能唤醒抱冷淡态度的学生,把他们从“”智力冷淡“”中拯救出来。
有经验的教师与家长,力求使学生对所喜爱的课程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的要求多一二十倍。感到有力量主宰所喜爱课程的知识,是促进学生改变“智力冷淡”的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如果学生有一门喜爱的课程,你就不必为他的其他各门课程不都是五分而担心。身为优等生,却没有一门喜爱的课程,倒应引起更多的担心。
其次到底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解决“智力冷淡”呢,从何着手?
设立“思维之角”,有关于科技最新问题的图书和小册子,诱导青少年超越教学大纲奔向未知的远方的星星之火。
设立“难事之角”,可以放几幅设计思想不易懂、不寻常的模型图。让学生在此能智力焕发和敢想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