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此岸望彼岸,两头不到岸”。
在想落笔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好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这是对“我们”的上一辈,即父母的一种评价。大概可以理解为:父母一辈会把自己心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相反也总会说“要不是孩子,我早……”。这种模棱两可的想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既没有此,也没有彼。中国式“迁就”,以现在的角度看去,我想更多的变成了孩子迁就父母。
这是某日思想聚焦推送的一段话,深有感触。我想变成这样的孩子,却没有这种勇气。我们从小接受到的信号就是,父母的辛苦,付出,所有的一切,完完全全是为了孩子。不遵从父母的意见和想法就是叛逆,此时你做什么说什么都是错。其实越长大,越会真正的从各个方面体谅父母,但是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便麻木了,所有的体谅都变成了一种“迁就”。
因为讨厌家庭的争吵,便学会在家里变得“乖巧”,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要求的事情,便是义不容辞。我想这是大多数中国孩子的一个相同之处,我也不例外。说说自己的一个经历。高二文理分科时,父母没有逼我做出选择,在大多数女生都选择了文科时,我顺意自己选择了理科。而此后的一切都要自己承担。于是只要是此后关于成绩的话题,便都能扯进这里,尽管过去了好些年,可依然能够被轻易谈及。这是自己的伤口,父母却认为没有什么,就应该谈。原本我是很喜欢数学的,那些奇妙的数字也会挂在我高分的那一栏。就是因为一次的失误,数不清的责怪,最后变成了对自己的责怪––我不行。 假期时给弟弟辅导功课,他有一道数学题做错了,我想讲给他让他改正,可还没开始讲,爸爸就说:“不要讲了,你自己都不会,你弟弟会做不用你讲。” 我瞠目结舌,说不出一句话一个字,以前的迁就,换来的是现在的不尊重。
在微博中也看到黄执中先生的这段话:
别把孩子,当成自己“懦弱”的借口。
改变永远都不嫌迟……你为什么不敢?是不是因为,在想象中“保持抱怨”,永远比在真实中做出改变,来得更容易?
为孩子牺牲,是伟大的。无论何时,坚持对自我诚实……这也是伟大的。但最糟的是什么呢?是半吊子……说是为了孩子做牺牲,却又不甘心;说是忠于自己过生活,却又没勇气……最后对孩子说出这种让人感到沉重和痛苦的话。
我们想要体谅父母,理解父母,顺从他们可博得一笑,一旦出现分歧,你想要孝,只能迁就。有时候甚至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了解彼此的想法。父母的名义永远是“为你好”,每当我想心平气和与他们谈谈时,母亲以沉默,父亲以不可描述的难听词藻打断我这种念头。就像要发芽的小草,永远也不会看到它的芽儿。
父母帮你做的决定,拿的主意,却不用对此负责,而最终需要承担后果责任的是你自己。中国式“迁就”,是有后果的。现在网络上很流行这样一句话:孩子,请原谅我的过失,你第一次生为孩子,而我也第一次为人父母。很温暖的一句话却也饱含心酸,有些伤害会根深蒂固,我爱我的父母,但有些伤害真的会难以释怀。希望中国式“迁就”会变成彼此尊重,变成一种温暖的力量,让它的影响至少变得积极。
最好的日子,是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