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营第二天,迎来了秋叶大叔的分享,可惜的是没能听到现场版,有点小遗憾。
大叔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拒绝焦虑”。当大叔谈到读书动机不纯洁,不是为了真心想学习的技能而读书,而是读书的人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时,我就想到了最近这段时间自己所处的那种状态,我是一名全职宝妈,宝宝现在快2周了但是我脱离社会快3年了,在打算到宝宝2018年进入幼儿园的时间中也做好自己重新进入职场做准备,就是因为这个准备让我很焦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下手了,因为我大学是上的一所名办的大专(首先学历就不行呀),然后我通过自考拿到了大专文凭,现在在自考本科(不要问我为什么要自考,因为我上的那个大专国家不承认学历呀)。自己的工作经验已经停留在了几年前了,听完大叔的拒绝焦虑,感觉问题好像没那么严重了,虽然晚了点,但是还是一步步来吧,何必焦虑呢,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毕竟我还有一年的时间去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呢,比如我一天有4个小时那一年下来也有1000多个小时呢何必焦虑呢,你说是吧?
看到大叔讲实用型技能的读书方法时,说的爱读书≠真学习是感触挺深的因为一直认为爱读书的人都是在努力学习呀,在爱读书的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呀,因为自己没读书呀。大叔的框架构建到主题阅读到最后的输出理解,大叔运用玩游戏的体系来给我们诠释了 应该怎样去制定路线画出自己的能力地图,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能力地图这个词呢,大叔用木桶原理给我们讲了什么是能力地图,当时我的底板在哪呢?有围板和筐绳吗?我没有该怎样去学习呢?怎样才能画出自己的能力地图呢,大叔给出两点建议:第一去找行家,第二去看招聘要求呀,但是不同人的能力地图是因人而异的只能自己去慢慢解刨自己啦,别人帮不了你的。大叔用地铁的例子给我们做了很好地说明。
说完框架的建立,有了框架接下来应该怎样去主动的学习呢?大叔通过微信、知乎、豆瓣的搜索来变成主动式搜索的学习方式,有了框架后可以通过自己的主题阅读来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呀,书读多了是不是就提高了自己的全局视野呢?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学习方式是行动阅读,毕竟人的记忆也是会遗忘的吗?说道行动阅读想到前几天都的拖延症的书中讲的方法,主要是讲的前一天可以写出下一天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六件事,然后每天晚上看一看哪些事情完成了哪些事情没完成,没完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尝试了感觉很好用耶,因为不写下来都不知道一天自己干了哪些重要的事,感觉总是在周而复始呀。大叔说最厉害的学习方式是分享阅读:不知道我写的这篇流水账算不算也是一种分享呢?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批判阅读,当下好难感觉没有到达作者的那个水平线呀。
最后,大叔讲了从被动到主动学习的方式,给我搭建自己的框架提供了路线,必须抓紧去行动去实行了,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再次感谢尽己所能,予我所需的秋叶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