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几个朋友一起讨论写作,都说离开校园之后很少写东西了,即使是做文字工作,也再难有闲情逸致写写所思所悟,有时候尽管有所触动,也懒得动笔,遇到想写的时候貌似有千言万语,可是提起笔来却又写不出只言片语。
讨论半天,有人说,怕写不好;有人说,生活工作上的琐事太多,有太多牵绊没时间没精力去写;有人说有那个心没有那个力;我一直觉得是自己懒,总是想象着能找个合适的时间、安静的环境,自己心平气和,文思泉涌,一气呵成完成一篇满意的大作。
可是多年过去了,哪有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环境,即使有空闲的时间,也没悠闲的心境;即使有时候有写的冲动,但是又没有写的时间,所以永远都是被动地写一些不得不写的稿子,很少主动去写一些想写的东西。
2
其实也是有过主动的。
读书的时候不管学习是否紧张,总会坚持写日记,攒了大大小小十多本,一直到大学,还写了几本。后来有了电脑,有了博客,有了校内网,就经常在这些平台上写,很少写在纸质本上了。
有一段时间,几个同学好友比赛写,每次写完,大家都会在评论区抢沙发,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大家一起经历的,所以感同身受。有时候还会写接龙类的文章,一个人在自己的园地里写了,另一个补充细节接着写。
后来毕业了,慢慢退出了校内,博客也很少更新了,偶尔一次登录看看,昔日的好友们也鲜有动态,一片片原来茂盛的园地也随之荒芜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时候写得多因为有的可写,天天读书,读的书多且杂,正因为不断地汲取知识,不断学习,有所思有所悟才有的可写。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的时候你的知识面几乎是最广的,文学历史、天文地理,函数几何,虽不至于精通,但都略懂,多年之后很多常识性的东西都忘记了。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摞满了书,每天埋头苦读,累并充实着。工作之后,琐事多,人也变得懒散,很少人能坚持读书,更别提写了。
3
小时候没有现在的孩子这么幸福,玩具一大堆。我从小到大,没有多少玩具,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但是这也算很奢侈的,因为很少能找到课本以外的书。自从认识字起,就如饥似渴地找书看,可是那时候书很少,每次去亲戚朋友家,第一件事就是找书看。
小时候偏喜欢跟大孩子玩,因为她们那里有许多我没看过的书。而且亲戚家的孩子多是哥哥姐姐,所以多读了很多杂书。小学的时候表哥给了我很多本小学生作文选,看得多了,自然写作文也不愁了。
那时候去姥姥家,表哥表姐们有很多小画册,每次去,就找个地方,一个人窝在那儿看小画册,有图有画,字还认不全,但是看得津津有味。记得有一次看得正入迷,姥姥喊我帮忙撵鸡,我恍恍惚惚半天也没撵到鸡窝里,还得被姥姥说了一顿。
还有一次,在姥姥家找到一本厚厚的书,上面都是地名传说故事,非常有趣,坐在那儿一直把书看完,看得脖子疼了好几天。书名上面四个字都不认识,就去问姥爷,姥爷告诉我是《琅琊乡音》, 于是对这本大部头的书念念不忘。
前几年,做电视节目曾做过几期地名故事,想起了这本书,到旧书网上买了一本,收到书之后大失所望,不是对内容失望,而是发现只不过是一本很普通的小书,没有我记忆中大部头厚书的影子。想来当时是太小,这样的书已经算是难得的厚书了。
初中时候看课外书看到课内上了,上面盖着课本掩护,下面放着课外书是常有的事。那时候同桌有一套几十本世界名著简缩版,听到这个消息,兴奋了好久,于是央求她每周带一本给我看,同桌倒是个爽快人,依约而行。
那段时间,几乎看完了同桌所有的藏书,很是羡慕她能有这么多的书。虽然后来因为她当兵去了外地,到如今再也联系不上,但是想起来仍然很感谢她,不吝借书给我,让我的中学时代因为那些课外名著而变得丰富而广阔。
3
不怕写得不好吗?谁都怕写不好,但是还用怕吗,其实写得并不好,想到什么写什么,只是把所感所思记录下来。写得好的话不早就成作家了,很多人中学时代就已出版多部著作,像新概念作家们早已活跃了多年。
不怕没人看吗?有没有人看不重要,有多少人看也不重要,仅是自娱自乐而已,重要的是能不能写出来,能不能坚持写。有时候写出来了,并不敢再看第二遍,怕自己这关都难过。
一直觉得每天两三千字不成问题,可是真正写起来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容易,常常几天写不出一个字来,有时候一点思路也没有,究其原因,还是读书少的缘故。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古人在实践中就给我们做了总结,“古之人不余欺也”。
4
一直觉得看书、写东西要合适的时间、安静的环境、平和的心境,直到后来读到一段文字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那段话这样写道:
“最结实、安静的书桌,是你随时可以阅读、思考、创作,哪怕环境嘈杂、繁忙、阻碍不断,也一直在按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日夜兼程。”
我想这段话应该分享给所有爱读书、想写作但是有种种借口迟迟没有行动的人。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没有条件行万里路,那么读万卷书就是我们的首选了。读书多了,见多识广,自然也会文思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