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那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有一位词人以其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闻名遐迩,他就是周邦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北宋时期的“网红”词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政治的波折,也有情感的纠葛,更有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
一、少年疏隽,才华初显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1056年或1058年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他年少时就以“疏隽少检”著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点放荡不羁,不太守规矩。但他的才华却是有目共睹,勤奋好学,涉猎广泛,博涉百家之书。
二、献赋获赏,仕途起步
1079年,周邦彦向宋神宗献上了长达七千字的《汴都赋》,这篇赋文规模宏大,用古文奇字写成,连当时的翰林学士李清臣都读不全,只能读其偏旁。神宗览后大感惊奇,召他到政事堂,命李清臣在迩英阁朗诵。这一举动,让周邦彦名声大噪,仕途也由此起步。
三、情迷师师,风流韵事
说到周邦彦,就不能不提他与当时的青楼花魁李师师的那段风流韵事。有一次,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谁知道,周邦彦刚到不久,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
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两人分食。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马滑霜浓,你要小心了。”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看见听到了。
宋徽宗走了以后,周邦彦钻出来,乘兴把他听到的写成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
这首词将他同李师师求欢的心情比作露水,心像刀割,在雪压城门之际恨不能“胜”徽宗,看着李师师的纤指剥去橙子皮而无言面对现实的残酷,只求能在师师的“锦幄”下求的一时“初温”,情绪绵绵,对面坐下听师师弹琴弄弦。悄悄地发问:晚上住哪儿?引用李师师对徽宗说过的话“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借指李师师的用意是打发徽宗回去,于是在徽宗“休去”后,才得来这“少人行”的绝好相会时机。
四、政治波折,仕途浮沉
周邦彦的政治生涯并不顺遂,他28岁时,因向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而大获赏识,由太学诸生直升为太学正。神宗死后,旧党执政,周邦彦则被挤出京城,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属湖北)、溧水(今属江苏)等地任职。等到新党上台把持朝政,周邦彦重返朝廷,官到提举大晟府。由于不愿与蔡京奸党合作,晚年又被逐出朝廷,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主官。1121年病逝于南京(今河南商丘)。
五、词风婉约,影响深远
周邦彦的词风婉约,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
周邦彦的一生,是北宋文人的一个缩影,他的词作,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他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词作,更是流传千古,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周邦彦,这位北宋的风流才子,他的人生故事,就像他的词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回味无穷。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学的史册上,成为后人敬仰的文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