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南宋词坛双壁:张孝祥、张元千
复习小测
默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词小讲
【宋词赏析方法】
- 以词人为切入点,结合历史,了解创作背景;
- 整体定位,归纳词的主题,进行对比赏析;
- 细致品味词中的名句,特别注重炼字;
- 抓住词中的主要意象,并由此进一步体会词的意境。
诗人故事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唐代大诗人张继的七世孙。他少年文章过人,1154年廷试擢进士第一,随即出仕做官。
张孝祥是主战派,所以受到主和派的排挤、打压,不断被弹劾罢官,也是四处调任,也四处落职。1169年的夏秋之际,张孝祥卒于芜湖,葬于建康(今南京市)。
张元干(1091-1161),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福建永福县(今福建永泰)人。
张元干生于官宦世家,祖父是仁宗皇佑五年进士,父亲也是进士出身。他早年丧母,随父亲调职,后入太学,为上舍生。
张元干从小有志于学,宋徽宗政和年间入仕,以才华名显于世。
建康元年春天,金兵围攻汴京,张元干随主战派江铃李纲一起,与金兵浴血奋战。后宋钦宗听信谗言,罢免李纲,张元干也牵连获罪。后来,京都沦陷,张元干去江南躲避战乱。这以后,张元干感到抗金无望,随即休官还乡。
1161年,张元干客死异乡,卒赠正议大夫。
经典读诵
点绛唇·四到蕲州
张孝祥
四到蕲州,今年更是逢重九。应时纳祐。随分开尊酒。
屡舞婆娑,醉我平生友。休回首。世间何有。明月疏疏柳。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背诵并默写张孝祥《点绛唇·四到蕲州》和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
披沙拣金
字词
- 意象
- 意境
- 弹劾
- 谗言
- 躲避
- 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