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六十六篇。
广义的技术就是事的一些属性与另一事的一些属性的结合。不就是排列组合吗?技术不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去尝试寻找更多可能吗?就像化学实验,把各种试剂换个花样的往一起放。技术这件事,我们从小就会做。你小时候干的坏事,不都是在寻找可能和规律吗?学习是从破坏开始的。当我们知道了一些规律,你按照规律来就可能发现更多的规律。不过有时候也应该不按规律来,不干点人神共愤的事情,怎么能有意外的收获呢。
突然感觉自己在偷懒了,我在寻找一种自己比较省力的方式写东西。你是在无意识的等待脑子里出东西,你没有对他给与设定。你应该让你想的东西有点方向性。不能由着他自己往外冒,你要有选择。不能完全的有秩序,但至少方向是要明确吧。跟着书中内容走吧。
生命过程是有机体的一些属性与环境的一些属性结合的过程。那这样看,我们的生命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技术。仔细一想是这个样子啊。医生看病,和工程师修理机器有什么区别吗?各个零部件都有其属性,组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新的属性。在相互的互动反馈中,各自的属性被发挥出来。
本来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一切,包括人类,不都是这个世界的产物。用的材料都是一样的,所以你又能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就是局部的规则有些区别而已。人类,包括动植物的代谢,跟机器需要输入能量才能运转,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只不过机器的运转需要人先给一个启动的能量。而生物是环境早已启动了的,现在一直在运转。
观念是存量,向观念注入体验是过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们自身就是一组观念的集合,我们的新观念来自哪里呢?不就是来自各种体验吗?你需要有经历,然后才能形成你的自我意识。你的这些观念又是什么?不就是你认为对的一些因果关系吗?也就是你的逻辑。你认为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你会按照你认为的正确的道理,逻辑来做事。我们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给我们自身注入体验的过程。你每天都在主动或是被动的在经历。你的经历又在不断的塑造着你。现在的你也可以被看为是一个你的经历的存量。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完全是由你经历了什么决定的。你说是不是!你无法说出你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你所有能给出的想法,都是你曾经经历过的。
那这样看,你是什么?你不就是你所处的环境的产物吗?你还能是其他嘛?你所有能做的事情,都是你所处环境给你的。你会的事情,是不是都是你学来的。或是你的基因给你的。
大自然生产了我们,我们又制造了各种机器。机器再制造更复杂的机器。在演化中,我们不断增加及时和复杂的反馈。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强的适应性。但同时因为我们自身的构造,导致我们的适应性也是有限度的。比如我们能生存的空间有限制,温度,压力,氧气,水等等,都严格把我们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想摆脱这种限制,就只能利用各种机器。那么不如就把我们转移到机器上。这不就产生了人工智能吗。
经济学研究的只是我们生活中局部的规律,所有的规律最后都还是要放到整个世界的规律中来。所以你不能封闭,你要是个开放的集合。随时准备添加新的经历。
我喜欢这段话,我要把他全部照搬下来。观念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初形态的概念:1观念没有内部结构,因此还不是概念;2观念有远比概念更丰富的潜在可能;3观念的每一潜在可能性都可发展为概念;4观念固化于特定形态就成为概念;5最适合表达观念的数学形式是开集;6最适合表达一个人所知世界的数学形式是观念拓扑;7一个人在观念拓扑之内,关于世界可以有许多等价关系,它们将世界划分为许多最小等价类;8一个人在这些最小等价类之间可以建立优劣关系,并据此而有关于世间诸事的价值排序;9一个人的价值排序如果满足非循环性,则至少在某些观念涵盖的事的合集上,有符合经济学理性假设的行为。
今天就到这,明天展开我对这段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