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和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诗应该算作一首词。很多人编唐宋词选集的时候会把它放进去。《渔歌子》是一个词牌,有固定格式。它还有一个名字,即《渔父》或《渔父歌》。

这首词传诵广远,很多后来的大词人都喜欢改编它。比如苏轼有一首《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没改动。第二句“散花洲外片帆微”,是苏轼加了一句新的,写江边小洲与江上小船相交映。

第三句“桃花流水鳜鱼肥”,还是原句,没有改动。这三句是词的上阕。第四句是词的下阕“自庇一身青箬笠”,写渔父自顾自地、非常自如地穿上了一身青箬笠。

第五句“相随到处绿蓑衣”,很有意思,好像不止一个渔父,而是能遇见很多志同道合的渔父,大家都徜徉山水,快活似神仙。

于是第六句,这些人都愿意“斜风细雨不须归”了。

可见,苏轼《浣溪沙》对张志和《渔歌子》做了改编,进行了一些发挥,把渔父的形象与自己的旷达潇洒的心态,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 《课本里的古诗词》阅读笔记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