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闹钟温柔的机械声响起:“早上好,今天是…… 今日气温骤降 8℃,请注意添衣保暖。”
姜温屿闭眼摸索着拿到手机,指尖划过屏幕摁掉闹钟,脑子还昏沉着,手指却先一步有了动作,点开微信对话框:
【姜温屿】早啊沈医生,今天会降温,记得带件外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日常提醒成了本能。
第一次是咖啡馆见面后第3 天,下雨,她发:“今天有雨,你去手术室记得带伞。” 他回:“谢谢,备了。”
第10 天,台风过境,她发:“风大,下班早点回家。” 他回:“知道了。”
第15 天,空气质量差,她发:“今天雾霾重,值班室备点口罩。” 他回:“收到。”
……
20 天,不算长,却足够让一个动作变成习惯。她甚至已经不用想该发什么,看到天气预报、路况提醒、健康新闻,第一反应就是点进他的对话框。
洗漱时,手机震了震。
【沈序珩】嗯,看到天气预报了。
隔了十秒又发来一句:
【沈序珩】你也是。
一如既往,回复了,淡淡的,很有分寸。但从“谢谢” 到 “你也是”,这算不算…… 有一点点的进步?
门铃响起,林妍拎着早餐站在门口,一眼就看出她的不对劲:“魂都快飞走了,怎么了?”
“你看,” 她把手机递了过去,“客观地说,我这是不是‘老妈子式关心’,会不会太烦了?”
林妍接过手机,仔细翻看着,突然笑了出来:“你这哪是烦,你这是把‘我喜欢你’拆成了 20 条天气预报,多可爱啊。不过 ——”
她指着沈序珩的回复,“从‘谢谢’到‘你也是’,他开始回应你了。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他是在空闲时间才回你的,不是随手回,是会仔细想一想的那种,很有进度嘛。”
姜温屿夺回手机,嘴上反驳:“什么进度,他就是礼貌。”
但心里却像被阳光晒过,阴霾散尽,明亮一下子占满了她心头。
“走了,逛街去。” 林妍拽着她出门,“别天天盯着手机等消息,你越在意,越容易乱了节奏,急不来。”
她收起手机和林妍出了门,却又偷偷把手机放在了包的最外层。
“这毛衣倒是特别适合你,去试试?” 林妍举起一件淡绿色的羊毛衫,在她身上比了比。
是她喜欢的款式,肩线也很合适。不过,那抹绿色太扎眼了,像是把春柳穿在了身上,有些过分张扬。犹豫间,包外侧的手机振动了。
【沈序珩】刚下手术,患者家属送了姜茶。
【沈序珩】多一盒,有空来取。
“多一盒”,她重复着这句话。镜子里的人睫毛飞快地颤了颤,嘴角止不住地翘起,声音却还要压着雀跃:
“林妍,这毛衣我要了。”
是有些张扬,可张扬又怎么了?要的就是张扬。
九月份的风带着些夏日未退的温柔,姜温屿坐在医院附近公园的长椅上,旁边放着一个保温桶。她第四次拿出手机看时间,屏幕上是在心外科护士那里拿到的排班表:沈序珩,周三,十一点半门诊结束。
她深吸一口气,发送消息:
【姜温屿】刚在附近吃饭,这家店莲藕排骨汤不错,你胃不好,顺道给你带了一份。你现在有空下来拿么?
没有用“特意”“专门” 这类词,连标点都选了最平淡的句号。发送完,她把手机塞进帆布包侧袋,指尖无意识抠着保温桶的提手 —— 其实汤是早上八点起来炖的,她查过食谱,莲藕养胃,排骨补气血。
【沈序珩】还有些事,你放护士站吧。
她把汤送给小护士,特意叮嘱:“拜托提醒下沈医生,汤要热透了喝。谢谢啦。” 又从包里拿出两袋薄荷糖,“我最近刚发现的,特别好吃,给你俩也尝尝。”
小护士笑着接过去:“每次都给我们带零食,那就收下了,你分享的都特别好吃。”
转身离开时,诊室的门开了,沈序珩穿着白大褂走了过来。
“忙完了?” 她停下脚步,语气自然。
他点头,视线落在桌子上的保温桶上:“又麻烦你了。”
“不麻烦,” 她笑着摆摆手,“顺路嘛。”
“姜茶。” 他递过来一个纸袋,眼神在她脸上停了一瞬才移开。
“那就谢谢沈医生啦。对了,这本书给你,偶然看到的,是你上次说喜欢的那个作家的新书。书里有些话我还挺喜欢的,夹了便签。”
说完没等他回应,挥挥手就离开了—— 她怕再待下去,会忍不住问 “你看完后能不能给我一个反馈”。
晚上,她窝在沙发上,抱着碗喝剩下的汤。嗯,味道还不错,就是和妈妈煮的不太一样。细品着,她笑出了声。
姜温屿,你有点离谱了。居然就因为在食堂看到过他把生姜都挑了出来,便记住他不吃生姜,连莲藕排骨汤里的生姜,出锅时也全挑了出来。
【沈序珩】汤很好喝。难得碰到一家没有放生姜的。
【姜温屿】嘿嘿,喜欢就好。
【姜温屿】对了,那本书你看了么?是不是很绝!
他没回答,她也没追问。
隔天,姜温屿在咖啡馆写稿。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沈序珩的消息,隔了整整两天。
【沈序珩】书看完了,你的批注很有深度。最近科室事多,回复晚了。
没有多余的寒暄,连标点都用得极简练。
姜温屿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半分钟,手指在输入框里打了又删:
“没事,你忙你的最重要”—— 太刻意;
“那本作者还有另一本著作,下次看到给你带”—— 太主动。
最终只回了个“[咖啡]” 的表情。点发送时,心里那点雀跃已经淡了下去。她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翻开笔记本,在 “沈序珩” 的名字旁画了个小小的逗号。
指尖有点微凉。不是第一次隔天才收到回复,她不是没想过他太忙,也不是没告诉过自己别多想,可每次打开聊天框看到没有新消息,还是会下意识问自己:是不是太主动了?此刻,心里的那个信念小小地颤动了:是真忙?还是—— 觉得她吵,不想接话?
咖啡馆的风铃轻轻响起,她抬头,意料之中不是他。
拿出荧光笔,在笔记本上把“周六旧书店读书分享会” 轻轻划掉,像是轻轻给自己的这次勇敢靠近踩了刹车。
再主动靠上去,就不礼貌了,不是吗?
她不再来这家咖啡店写稿,不再装作工作试图在医院偶遇,不再分享生活的趣事,也不再主动提醒加衣带伞。
某天,因为工作在医院碰到,也只是浅浅打个招呼。帆布袋里还装着给小护士的零食和给他的润喉糖,现在想想,也没必要拿出来了。
走出医院,一阵风拂来,带着医院消毒水的味道,和第一次在医院见到沈序珩那天的一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遮挡了一些视线。她伸手捋了捋发丝,拿出手机,指尖在“取消置顶” 选项前悬浮了许久,指甲紧扣着掌心,像是下了什么决定似的,叹了口气,按了下去。
心里那点雀跃的小火苗,好像被风吹得有点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