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岸咨询室里,蛤蟆先生总结苍鹭的分析后,问:
「我们都给自己童年的某一天拍照的话,每个人的照片都会非常不同?」
是的,童年的经历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独特看法。那,我们是怎样看自己的呢?又是怎样看别人的呢?在人生坐标上,我们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找到这本书。
这是一本着重分析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一种心理人格理论,也是促使人格改变和成长的一种方法)的大众心理学经典之作,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好-你好」。该书的作者是美国精神病学家托马斯·A. 哈里斯,他通过本书,向全世界宣告:
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可以实现一种真正的「我好-你好」。
书里,哈里斯在艾瑞克·伯恩的关于「人际沟通分析」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
1. P-A-C(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及其在不同社会位置上的表现
2.「我好-你好」等四种心理地位的认知与表现
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人际沟通分析的具体核心理念和治疗策略,同时给予读者一些建议,比如「如何保持成人」。
这是一本类教材性的心理学专著,有些专业名词,但并不生僻也不复杂;全书语言流程,描述生动,却也不是《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那种情境型、口语化书籍。这书读起来非常轻松,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当然其深刻的见解也多次带着我思考,比如:「我好-你好」是不是等同于「人之初性本善」?就像是未受社会毒打之前的孩子,天真的眼里一切都是美。再比如:看到:「非互补或交错式沟通」中,妻子的「儿童」驱使她到城里使劲地花钱(P83)。我幡然醒悟:原来剁手是因为「儿童」作怪呀!
凡事皆有因,凡事都有果。
「因」已经种下多年,无论是「原生家庭」的错,还是老天爷的特意安排,仰或其他的原因,我们都可以重新好好地认识它,认认真真地了解自我!而在这里,哈里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彩虹!让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我好-你好」?让我明白如何在生活中不断地增加「我好-你好」的心理地位,进而收获我要的「果」!
一言蔽之,这是一本让我相信「个人永远是有可能改变的」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