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手下郭松龄率7万大军倒戈,张学良用此方法让对方乖乖投降
文/无计读史
自清朝的国门紧锁,世家和皇权又将生产力压死,中国就病了。他像一个染病的大汉,原先是如此的威风八面孔武有力,可疾病慢慢地钻空了他的身体。
他徐徐地倒下。变得谁人可欺,变得阿谀奉承。
庆幸的是中国人及时睁开了眼睛,他们高高举起了辛亥革命的火把,将根深蒂固的病原清政府烧死。但其余的诟病又再出现,那便是军阀。
清政府的倒台,整个中国都变成了军阀们的猎场和战场,充斥着利益的气息。
01 前夜
奉系大军阀张作霖的手下郭松龄倒戈了。那年恰好是1925年,郭松龄的大军浩浩荡荡,第一步直取锦州。又攻下营口,逼得张作霖急忙北逃。
张作霖一直是日本人的忠诚伙伴,此时的日本人便出手了,大力资助张作霖,要枪给枪要炮给炮。原本溃散的奉系军队终于喘过一口气。
郭松龄也急忙致电日军,大力承诺绝对不损害日军的一点利益。得到日军的首肯后,率领七万人马,兵锋直指奉天。
02 激战
日本人再次干涉了郭松龄的计划,郭松龄只得在巨流河与奉军进行战斗。
巨流河的河水涛涛,此时,对面阵地上正是张作霖的爱子,东北军的虎将张学良。
最有戏剧性的,是这般的战场,恰恰在讲武堂的时候,郭松龄和张学良都曾在这里进行过演习。被人戏称为“师徒局”
只是张学良才是师父。
22日,郭军的进攻号令打响了。先是炮击,炮声如同惊雷,一声一声,一轮一轮地绽放。一枚一枚的炮弹坠落在奉军的阵地上。
一时间,奉军的所有火力都被压制。因为时间匆忙,奉军所构建的战壕并不好,国军炮弹的威力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
见此,郭松龄仿佛抓住了机会,他立即下令冲锋。
数不清的士兵从战壕上爬起,大步大步地前冲,前方的奉军阵地成了他们眼中名利场,郭松龄对这些士兵许诺下了大笔大笔的财富,岂能让人不拼命?
所有的士兵前冲,奉军的火力却被炮火频频压制。可郭军的炮兵面临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他们没炮弹了。
眼见着郭军士兵已经快冲锋到奉军阵地上了,炮弹却没了。此时的奉军阵地终于再次缓了一口气来,激烈的火力开始迸发而出,炮弹,子弹像雨点一样倾洒而下。
郭军士兵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可此时他们已经无法撤退,所有的士兵都只得冒着子弹顶着压力硬着头皮前进。
可死伤的士兵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火力压制,极其缺乏补给的郭军士兵有的此时连子弹都用光了,只得后撤。
03 失败
就在这僵持阶段,奉军的骑兵部队到了。骑兵部队径直奇袭了郭军地弹药库,消息传来,郭松龄脸都变了色,冷汗一粒一粒地滚落。
尽管张学良再次通电,好言相劝,可郭松龄能不知道这张家父子是什么人?投降了自己能有好下场吗。
24日拂晓,郭松龄亲自到前线督战,欲与奉军决一死战。
战斗还没打响,只听见天空上有飞机轰鸣。洒落下一张一张的纸片。上面写道“老张家人不打老张家”。
诛心啊!这才彻彻底底地将郭军士兵战斗意志全部摧毁,还没打仗呢,数不清的战士高高举起双手朝对边奔去。
郭松龄才刚想枪杀逃兵以儆效尤,后方的炮兵旅全部退却的消息传来,连前线的火力供应也全部停止了。郭松龄此刻的心才寸寸崩碎,他输了。他已经无兵可用。
参考资料:
《巨流河》《少帅》《大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