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有座雷峰塔,镇着千年道行的白娘娘;苏州有座万佛塔,秘而不宣中镇着整个太湖的氤氲之气。
初秋时节,去太湖边西京湾看粉黛乱子草,顺道去探访刺绣之乡镇湖极罕见的万佛石塔。
跨入山门新修的万佛寺,院落不大,与山门正相对的是新建的正殿,并不高大。正殿东侧有一间偏殿万佛殿,也是新建的。正殿西侧是一僧房,应该是膳堂。万佛寺因寺内古塔万佛塔而得名,寺院久废后近年重建,寺内的万佛石塔和相伴的古银杏树是当年旧物,其他也就是散落在丛草中的石础,记载着昔日的辉煌。
站在山门的北边台阶上,一眼可以把全寺尽收眼底。没有见到几个香客,三二僧人随意行走其间,大殿里传出梵唱。
体型并不高大的万佛石塔就位于院落的西边,寺僧说原名“禅师塔”。仅从外观看,这座石塔就很奇特,既没有宝塔那种挺拔高耸的雄伟,也没有飞檐翘角,塔室呈穹窿顶,形如一个石质的蒙古包,也像是北方的佛家石窟。与江南常见的楼阁式佛塔规制迥异,也不同于扬州瘦西湖白塔那种印度宝瓶式的佛塔。
万佛石塔面对太湖,隔湖与光福大南山相望,是附近的最高建筑。塔通高11.2米,通体为青石块筑成,塔体外方内圆,下有同材质的石台,上有石塔刹,石塔与石台都呈四方形。塔刹是一个石雕葫芦状花瓶,宝珠结顶。
上到石台上石塔塔身正南,有一穹门,近似火焰的塔门,正面额上刻有“古塔重兴”四个大字,东西两面均刻有“阿弥陀佛”四字。塔门两侧镌有楹联一副,上联是“造塔功德愿众生”,下联为“发菩提心同成佛道”。
进石穹门,就是塔室。塔室似圆形井壁,上小下宽。须弥座正中束腰处有修塔题记:“澄觉精舍记”字样,为考证建造年代提供了线索,左侧刻有“吴门石匠吴德谦昆仲造”,右侧刻“院道者志园同共斡缘”,上枭部饰有“惹草如意头饰”。
方形石塔怎会称呼“万佛”之名,玄机就藏于塔室内。进石穹门,正面居中就是一尊高约三十厘米的石佛坐像,为佛祖释迦牟尼像。周遭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刻着小小的佛像,浮雕刻成,仅鸡蛋大小。佛像整齐地排成数列,每排有180尊,共60排。趺坐在莲座上,衣冠清晰,五官可辨,似端坐佛祖周围,恭听佛祖讲经的姿态。“万佛”之名由此而来。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见了这些佛像后赞不绝口,欣然挥笔题写“万佛宝塔”四字。如今塔旁立了一碑,上刻赵孟頫的题词。
万佛石塔在文物清查时有人细数过,共有佛像10800尊。这是名副其实的万佛塔。此塔的规制奇特,在同类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其珍贵价值不言而喻。
当地人相信吃了佛像灰煮开的水就是治病仙药,于是经年累月,塔室内触手可及处的佛像头多毁,不过位于高处的小佛保存良好。
历史总有一种直觉的魔力,虽然新砌的庙宇堂皇庄周,虽然绣像的天王栩栩如生,虽然香山帮的手艺原汁原味,但却一眼就能发现万佛石塔坚挺、斑驳,风弦过耳,红色的祈愿条微微扬起,让人心间没来由沉静下来。
绕石塔在石台上转了一圈,再举首看塔刹,见塔刹由石刻的宝瓶、复罐、相轮组成。据说整理此塔时在塔刹发现了“天室”,但是“天室”内空无一物,早已被盗一空了,只留下几块明朝的碎瓷和几个已经无法辨认的文字。
佛塔,浮屠,传说中存放舍利子的建筑,芸芸众生于塔下来往,这便是对佛的一种顶礼。在曾经平缓坦然没有高楼的年代,孤高的塔顶是船只夜行的航标,塔的尖处总是指向茫茫苍穹,指向一种无法预知的神秘力量。晨钟暮鼓、梵乐悠扬,佛塔与寺庙相依共存,安抚着一方水土,涤荡那些在尘世中困顿疲惫的灵魂。
趟过岁月的长河,游走在时光的河流里,镇湖镇的变化可谓覆地翻天,镇区范围不断延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万佛塔周围的高楼大厦遮住了人们远眺古塔的视线,可是依然却改变不了万佛塔是镇湖镇标志性建筑的地位。
南宋绍兴年间,为了化解太湖水域经年累月的水患,西京村初建万佛塔,也许是源于对神明的敬畏,也许是源于虔诚的念想,镇妖除怪的佛塔于是有了另一种风水塔的意味。镇湖,以塔镇湖,这似乎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来历。
可当地人口中却有另一个版本。“北有北京,南有南京,我们苏州有个西京。”在百姓们心中,家乡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是岁岁年年无数镇湖人用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丰饶与富美。传说,当时元朝皇帝风闻太湖一带紫气氤氲,似有龙脉迹象,于是朝廷上下大为惊恐,决定在西京村建一座石塔以压龙气。说的人口气凿凿,可听起来总觉得有种可爱的自恋。
塔旁一株高大如华盖的千年银杏树,用一整片浓郁华盖庇护着万佛石塔,恰似两位千年老友。也许,这儿是故去的人的最佳去处,这儿有悦耳的梵音,有翠绿的青山,有清澈的河流,这儿面朝太湖,这儿更接近蓝天和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