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有一句名言:最难的事情是判断什么样的风险是安全的。这句话正印证了这几天币圈对EMB的价值评判,EMB的由来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幸运的是现在还没开始共振。
谈及EMB共振就要从VDS共振说起,VDS是币圈第一个共振项目,2019年2月份据说是在暗网传出的,跟BTC一样。这种操作方式的来由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在意其价值。币圈曾经有人以1.5的成本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创造了58倍利润的币圈神话,对于VDS的神话能否再次实现我认为当寄希望于EMB。
我曾多次研判了EMB的白皮书,并对其做了一定的价值评估。白皮书无论是英文措辞和中文翻译都是专业级的,英语符合语法习惯且专业词汇毫无差异,中文措辞用词恰当符合语言环境,落地应用和技术论证符合价值推敲,这是我对EMB白皮的第一个印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白皮书范本。
EMB白皮书系统的阐述了EMB的整体架构并且系统的阐述了EMB的生态架构,这是EMB白皮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技术的灵魂之所在。EMB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成功的运用现在已经成熟的技术来规划自己的未来,例如:IPFS和Cosmos-SDK技术的采用构建社交小视频生态,这一切就其科学规律的合理性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白皮书的推理中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EMB白皮书撰写者扎实的系统构思和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的进步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时间和理论的修补和缝合。EMB的白皮书阐释最多的是分布式内容存储、小视频生态、共振这三部分内容。但是我在第三章看到了公链,在第九章EMB线路图中也看到了主网上线,然后考虑到分布式内容存储和Cosmos-SDK。我敢大胆的联想EMB未来肯定是向公链方向发展的,应该是内容公链,这也是2018年提出来的一个新的区块链公链畅想,EMB应该是在完善内容公链的内容,我希望在EMB白皮2.0中内看到相关的内容。这种技术价值的研判往往在金融大众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因为我们只考虑其能不能赚钱?
后面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只能畅想。有人认为EMB共振是在抄袭,也许是我看到了EMB技术亮点,而忽略了共振这一回事,其实并不认为EMB在抄袭,EMB第九章也说了借鉴共振模式,哈哈哈这就对了,EMB的态度是谦虚的、是对市场负责任的。所以我认为EMB是技术派+加共振模式的玩法,最终的落脚点肯定是在技术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都知道,VDS共振池里的币是永远振不完的,VDS准备一直振下去;而EMB只设了1000个阶段的共振,振完就没有了,EMB并没有打算把共振进行到底,这也说明EMB急于技术应用落地,并不想跟市场纠缠过久。所有不能落地的区块链项目都是耍流氓,EMB做事情还是很认真的。但凡历史上的猛人和能人都是厚积而博发的,就像EMB一样,一直在做自己。我还认为:敢振ETH的肯定项目不是善茬。
EMB共振模式的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社区激励计划,白皮书第八章系统的阐述了EMB社区激励计划。之所以要有社区计划,无非是扩大项目应用群体,在这一点上我认为EMB做的更绝,直接采用了著名数学猜想:六度空间理论融入进去。采用一推六的互助模式,白皮书中也提到: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互相帮助的裂变邀请设计。与VDS的一推十二相比,裂变难度直接降低了一半。裂变既有EMB收益,还有ETH收益。就算没有ETH收益,也有EMB收益。至于追随者和抽奖我认为这些对散户不重要,除非你就是那个被苹果砸到脑袋而成了科学家的人。
最后我们聊一聊社交小视频,EMB早已公布了社交小视频的经济模型图,有人说EMB就是抖音,我认为没那么简单,真有那么简单还用得着用区块链整吗?抖音是以打赏散户和视频创作者二位一体为核心的中心化平台。从EMB的经济模式图我们至少可以看出,EMB的社交小视频是:广告主、持币者、内容用户、内容创建者、社群、EMB交易所六位一体的具备完善运营规则的去中心体系。这种应用也只能伴着区块链的翅膀腾飞。
铁打的币圈,流水的散户,狭义的币圈永远容不下不赚钱的项目,只要你能给散户带来利益,你就在价值规律面前有发言权。币圈永远都是新项目有赚钱效应,ont、btm、eos、xrp你们的百倍梦就是这么破灭的,凉凉了。有时候我们不应该执念太深,因为金融不会跟你谈恋爱。有时候我们不能生活的片面,但凡存在都有其道理。
最难的事情是判断什么样的风险是安全的。EMB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