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一部上映于1997年以基因工程故事为背景的科幻电影。看完之后瞎想了很多,无序,杂乱的记下,为印。
他们努力寻找缺陷,以至于眼中只有缺陷。
你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是因为我从不为游回去保存体力。
这是剧中主人公文生在两个片断的台词。第一句是向女主角去解释别人眼里的自己,而他要花多大的力气去向别人证明自己其实可以,仅因为自己是自然受孕,出生时就被贴上了“瑕疵”,甚至被科学预言有九成概率活不过三十岁,为了让自己不去证明科学,成为那一成的概率而努力有多么艰辛。当一个人被贴上一个“瑕疵”的标签后,想摆脱这个标签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超乎想象,尤其是这个标签有“科学”站台的情况下。
人类应该是自然留给自己看上去不自然的那样一个物种,它将大自然进行了分类,将自己区别于大自然,创造了文明,也制造了不文明,定义了科学,却发现自然界总有“不科学”的一面,然后贯之以那是未被认知的科学,基因工程是在这样的认知探索里面的一个小插曲。1997年应该是基因这个东西刚被人认识的初期,从它被发现开始,人类就开始为这个事物所疯狂,认为找到了生命的密码,就像电影里面所呈现的一样,受孕也需要科学的指导与筛选,挑选出最好的后代——当然,大概率的,筛除掉残次品,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它很科学。就像现在很多夫妻现在为了怀孕而设定一个科学的规划,禁烟禁酒,吃科学的食物,科学的作息规律,还有科学的活动时间,这样才能够生出科学——健康的宝宝。有时候觉得这样真的很科学,但是又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就像电影里面提到的自然受孕一样,因为一次瑕疵就不再被认可。
科学创造文明,爱情创造奇迹。想了那么久,总算想到一句让两个都有正面意义的一句话。回归到生活中,如何去选择,如何去面对,是选择科学,还是选择愛情,是选择大概率成功的文明还是选择小概率成功的奇迹,好难。不过无论如何,文明仍在,奇迹仍有。
第二句话是自然爱孕的哥哥和科学受孕的弟弟在最后一次比拼勇气游泳时(一直向前游,看谁先放弃)弟弟问哥哥是怎么做到的,可以在每一次的游泳比拼中都可以胜过他,哥哥回复说“因为我从不为游回去保存体力”,最后的一次比拼依然是哥哥赢了弟弟,并且救了弟弟。
这恐怕是科学受孕的弟弟无法理解的,为何基因优秀的自己会败给哥哥,在他眼里,哥哥始终应该是那个有九成概率活不过三十岁的人,这个概率已经科学到了他不愿意去相信会成为那个有一成概率活过三十岁的人,有一成概率去实现他的太空梦,有一成概率创造那不科学的不科学。在电影里面还有一幕是在寻找杀害督导的瑕疵人时,警察找到了瑕疵人的聚居地。很容易想象,这个社会总会用某种东西来阶层,可怕的是当这个社会用基因来划分优良差时,那这又与两次世界大战时日耳曼民族去屠杀犹太民族有何差异?未来的未来,我们是否会以科学和名义来开展一场并未那么科学的人类大战?
想到了断臂的维纳斯,残缺的美,不完美的完美,瞬间感觉到了大然的奇妙,已知的尽头永远是未知,科学的尽头永远是未知的“科学”,有人相信科学,有人相信信仰,科学给人一个数学的天花板,信仰给人无尽的畅想,前者告诉你有多大可能,后者告诉你总是有可能,前者成为了某种命运,后者造就着某种奇迹。
科学成就文明,爱情创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