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
(1).物理层:实现最终的信息传输,通过物理介质传输0-1比特流,常见物理如集线器、双绞线等;
(2).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使用数据链路层地址(以太网使用的是MAC地址)来访
问介质,并进行差错检测。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之上,负责在通信实体之间创建通信链路,传输以帧为
单位的数据包;
(3).网络层:通过IP寻址来创建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准确无误地按照IP地址
传输给目的主机的传输层;
(4).传输层:创建主机之间端到端的连接,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等问题;
(5).会话层:负责创建、管理和终止表示层的实体时间的通信会话;
(6).表示层: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主机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主机的
应用层识别;
(7).应用层:OSI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接口、跟中网络服务等。
TCP/IP五层模型:
2、总结描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第一个包,其中SYN标志位为1,ACK=0,发送序号Seq=X(随机整数),客户端进入SYN
发送状态,等待服务端确认;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请求建立连接)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收到客户端发来的包后,向客户端发送第二个包,其中SYN、ACK都为1,发送序号Seq=Y
(随机整数),确认序号ACK=X+1,服务端进入SYN接收状态。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syn以及ack确定是否建立连接)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端传来的包后,会向服务端发送第三个包,其中SYN=0,ACK=1,确认接收序号
ACK=Y+1,发送序号Seq=X+1,此时客户端和服务端都会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ack确定建立连接)
第一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发送第一个包,其中Fin=1,发送序号Seq=X;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请求断开连接)
第二次挥手:被动方收到Fin包后发送第二个包,其中Seq=Z,确认序号ACK=X+1;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未发完的数据包)
第三次挥手:被动方发送第三个包,其中Fin=1,Seq=Y,确认序号ACK=X
(数据传输完毕,服务器向客户端fin以及ack确定是否断开连接)
第四次挥手:主动方发送第四个包,其中Seq=X,ACK=Y,至此,完成四次挥手。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确定断开连接)
3、描述TCP和UDP区别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在正式发送数据之前,必须要与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一个TCP连接
必须经过三次握手才能建立,经过四次挥手才能断开。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包发送出去,
但不能保证数据到达目的地,由于UDP在正式传输数据前不需要与目标主机建立连接,并且没有超时重传机
制,所以速度相对于TCP来说,要快很多。
4、总结ip分类以及每个分类可以分配的IP数量
IP地址分类:
A类:
第一段为网络号,后三段为主机号
网络号:
0 0000000 ~ 0 1111111:1-127
网络数量:
126
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量:
2^24-2
默认子网掩码:
255.0.0.0
用于与IP地址按位进行"与"运算,从而取出其网络位
例:1.3.2.1/255.0.0.0 = 1.0.0.0
1.3.2.1/255.255.0.0 = 1.3.0.0
私网地址:
10.0.0.0/255.0.0.0
B类:
前两段为网络号,后两段为主机号
网络号:
10 000000 ~ 10 111111:128-191
网络数:2^14
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量:2^16-2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私网地址:172.16.0.0 ~ 172.31.0.0
C类:
前三段为网络号,后三段为主机号
网络号:
110 00000 ~ 110 11111:192-223
网络数:2^21
每个网络中的主机数量:2^8-2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私网地址:192.168.0.0
D类:组播
1110 0000 ~ 1110 1111:224-239
E类:保留科研,240-255
5、总结IP配置方法
(1).使用NetworkManager服务提供的工具配置:nmcli、nmtui等
(2).直接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t-XXX网卡配置文件即可,文件内容常见如下:
DEVICE=eth0 #网卡名称
ONBOOT=yes #是否开机自启网卡
BOOTPROTO=static #获取ip的方式(static、dhcp)
IPADDR=X.X.X.X #ip地址
PREFIX=24 #子网掩码
GATEWAY=X.X.X.X #网关
DNS=X.X.X.X #DNS
配置完毕之后需要重启网络服务,执行命令: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