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认为人类历史其实是一部通信发展史,早期人类的信息传递依赖于物理位移,飞鸽传书,马拉松的由来,都是例子。而现今,基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以比特传播,我们只要手持一端,就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随着信息传输成本的降低,我们时刻处在信息的洪流中飘摇。那么是否现在的人更有智慧,更有见识?答案可能并不乐观,碎片化的信息不断涌来,它不仅占据着你的时间,还对你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稍有不慎,你将被信息洪流吞噬。反思我一贯的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态度,缺乏目标和思考,缺乏自制和鞭挞。
其一,大段时间浪费于无目的的信息浏览。一款app是否受欢迎,其占用用户时间长短是可供参考的一个维度。而从我们个人的角度,你的时间花在哪,将决定你的成就,甚至你的生命质量。在我手机上,使用频率最高的app,是微信和微博。微信上,浏览各种群消息及朋友圈好友的动态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意义何在呢。微博上,不断的刷新消息成了习惯,可又获益几何?诚然,在如此的信息洪流中也有所收获,但其实及其有限,而且难以纳入知识体系,难以真正消化吸收,更不要提应用。这样的状态急需改变,减少打开和刷新微信及微博的频率,同时要有目的的去吸收其中的有用资讯。另外,增加与好友的交流,多去了解别人在干什么,在想什么。
其二,古典老师提到,每天花大量时间去获取新知是有问题的。他举例说,就像吸毒的人,为何难以戒掉毒瘾,是因为吸毒可以带来我们的大脑本身无法产生的快感,久而久之,吸毒的人就对毒品产生依赖。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问题,仿佛只有不断的接触新鲜的知识才学习的动力,但知识需要积累,唯有不断对旧知识理解消化,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才有能力去辨别什么是真正有用的知识。所以,不要满足于猎奇,更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三,有些信息是有毒的,要有能力去分辨。和菜头在微博上质疑大脸对雾霾的形成避重就轻,忽略最重要的成因—工业排放不谈,转而大谈汽车排放是对雾霾产生的重大影响。如果确有其事,那么大脸的微博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的门外汉来说就是有毒的,因为她散播的言论将误导我们,而被误导的吃瓜群众形成的舆论环境又有可能影响政策决定,那么她的避重就轻就有可能导致真正引发雾霾的原因被忽略,后果很严重。
再说一个信息有毒的例子。前几天看到朋友圈有人发状态,大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似乎也过着跟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但其实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生活格调更高,他们教育出来的子女必定要比普通人的子女更卓越。什么样的人会认可这样的观点,大概是受过高等教育,但现状又很一般的人,不甘心泯然众人矣,所以发出这样的言论。但这样的话只是这些人的意淫,是在麻痹自己。
以上。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