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之前,曾祥宇和方宜晴特意花了一天时间用来采购带给家里的东西。虽然到广州已经是第五年,但今年是他第一次以公司职员而不是学生的身份回家,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靠父母资助生活的孩子,而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不仅养活自己而且能够反哺父母的成年人,他终于有能力来回报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
方宜晴买给家里的东西也由曾祥宇一手包办,也算是他给未来的岳父岳母提前表表心意。方宜晴对曾祥宇的这些安排都坦然接受,他们在心里早已认定了对方,经济上的提前融合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她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
曾祥宇特意给妈妈买了一件淡紫色的呢子大衣,质量比之前他在樊山县城看上又没舍得买的那件要好得多,价格当然也更贵,打折之后还要八百八十块。曾祥宇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这个在他心里压了好几年的遗憾今天终于得到了弥补,他不禁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感觉身子都变得轻飘飘起来。
当那件大衣展现在杨兰芝面前的时候,她的眼里瞬间泛起了泪花。儿子终于长大了,工作第一年就给自己买了这么贵重的礼物,让她觉得这些年的辛苦全都变得不值一提,这一辈子都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曾繁生拿着儿子给他买的剃须刀爱不释手。这把电动剃须刀做工精良,刮起胡子又快又干净,简直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比他用了很多年的旧式刮胡刀好用了不知道多少倍。
照理说两百多块的剃须刀对他来说已经极为奢侈,但是跟杨兰芝的大衣比起来规格还是差了不少。虽然儿子的孝心不能单纯地用花钱多少来衡量,只是这样的“不公平”还是让他多少有些失落。
这个新年他们家过的格外扬眉吐气,家里大大小小的采购曾祥宇几乎全包了,招待亲戚们的东西也比之前丰富了很多,大家都夸曾祥宇有出息,夸曾繁生和杨兰芝有福气。
曾繁生得意地给姐姐妹妹妹夫们宣扬着自己的“教子之道”,两个姑父心里不服气,但眼看着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成器的迹象,也只能窝着气听曾繁生喋喋不休。心里却在嘀咕:如果你真的教子有方,为啥没把祎秀培养成才?可见能不能成才主要还是要看孩子本身的资质,家长的作用哪有你夸耀的那么重要?
当然他们对于曾祥宇的欣赏依旧,也很高兴他能在广州那么大的城市扎稳脚跟,羡慕之余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做成一番大事业光宗耀祖。二姑夫还开玩笑地说:“以后你事情干大了,可别忘了这些老家的弟弟妹妹们,有机会要记得提携提携他们。”
曾祥宇唯唯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这几个表弟表妹似乎都走不通上学这条路。大姑妈家的那几个表哥表姐早已经成家立业不用多说,二姑的大儿子田磊比曾祥宇还大两岁,跟沈立昕一样,高考考了两年没啥结果,只好回家当了农民。
二儿子田鑫今年高二,初中的时候学习还不错,可惜中考时发挥不理想,离县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差了十分。可是就这十分,想上一中的话就得多交两万块钱,这笔钱对于农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最后只能忍痛上了县二中。
二中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比一中差了不止一个档次,田鑫心灰意冷之下很快迷上了打游戏,经常出入网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把二姑和二姑夫气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
三姑的大儿子秦欢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非要去学开挖掘机,结果学了一年还是个半吊子,二姑夫帮他找关系去了好几个工地上干活,都是没干多久就嫌苦嫌累又跑回来,现在还是在家里闲着。
表妹秦歌今年在二中上高一,性格倒是挺老实本分的,就是学习不大行,三姑和三姑夫对她考大学没抱多大的希望。至于她毕业之后能干什么,只能等到时候再说了。
别说自己现在只是个小程序员,就算以后当了项目经理甚至部门经理,这几个亲戚跟自己所做的事情八竿子打不着。如果经济上有困难或许还能资助一下,工作上的事还真是爱莫能助。
此时他深刻感受到子女上学对家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二姑夫三姑夫本来都是爱说爱笑的人,现在为了子女上学和工作的事情经常唉声叹气,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反观曾繁生,即便曾祎秀没上成学,但是至少他上学和找工作几乎一点都没麻烦过家里,现在他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家里的情况也跟着好转起来。本来他们家的条件比起二姑三姑还差一些,但是现在爸爸妈妈的脸色明显比姑姑姑父们要红润开朗许多。
即便是曾祎秀,这几年传呼业务正火,她的传呼小姐干得顺风顺水,工资已经涨到了一千五,年底还能拿一笔不菲的年终奖,比大多数的亲戚挣的都多。虽然姐夫还是那副没正型的样子,姐姐家的生活仍然渐渐好了起来。小外甥铁蛋已经上幼儿园中班,平时由爷爷奶奶接送,曾祎秀根本不用操心,只要把工作干好每月按时把工资拿回家就行。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于曾祥宇来说感受尤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