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学习,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共读第942天

每天早上6:00,我们一起用声音唤醒一整天的好心情,在阅读中遇见更真实的自己。

今天我们的共读内容,是《认知觉醒》第五章第六节(纸质书P131-140)。

在这个章节里,关于学习力,作者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为什么学习成长要获取反馈,以及如何获取反馈。

讲真,读完这个章节的内容,有种拨开迷雾的感觉呢。

因为自从加入自我学习成长的大军,似乎一直在“努力输入、不停学习,却收效甚微”的漩涡里打转,尽管这两年也将重心转移到“直接实操,干就行了”的轨道,依然时不时会掉入怀疑的坑里。

作者明确指出: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01

在以往的生活中,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却忽视了输出和反馈,所以虽然也很努力,但最终却让学习过程变得痛苦、无趣,很多时候要靠意志力的支撑,以至于结果也不理想。

连带的,孩子都无形中沿袭了自己的这种思维方式,常常抱怨学习过程太枯燥、太痛苦。

而作者关于三脑配合的描述:

“理智脑虽然聪明、有远见,但它身单力薄,真的不适合亲自上阵,真正需要它做的,是运用聪明才智去制定策略,让本能脑和情绪脑不断接受强烈的正向反馈,愉悦地朝着目标一路狂奔。”

这不就是解决之道吗?!无反馈,不学习。

02

以后不妨改变一下策略:想办法直接运用或产出产品,获得反馈,然后再不断打磨迭代。

学会在玩中学,亦在学中玩,让生活变得丰富有趣。

做法呢,就像强者们常说的:

教是最好的学;

用是最好的学;

输出倒逼输入;

请用作品说话......

用这些“见效最快”的学习方式,打磨自己的产品,拿到反馈,然后再优化。

一如老师常讲的:把吸收进来的东西,经过思考消化,再输出出去,能被留下来的那部分,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

03

当然,反馈也分正向的和负向的。

在最开始的积累阶段,我们往往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收不到外界的正反馈。此时,我们需要做的,便是给自己立一个观念:自身有所改变,就是最大的收获与反馈!

这种自我激励是绝对需要的,它能帮我们始终保有成长的动机。

而如果我们担心自己的作品收到的会是批评或嘲笑,作者也给出了3点建议帮助我们迈步:

1. 不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打磨成当下能力范围内的最优品再分享。

2. 将作品分享给那些能力不及自己的人。

3. 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如果对方只是情绪上的攻击再无其它内容,那便一笑而过;如果对方的批评能准确地指出问题,那便认真对待---这正是提升的最佳机会。

最后,关于学生时代的被动学习,作者依然给出了方法:自测和错题本。

这里的自测感觉跟前面内容讲的触动点学习有相似的地方---自测是对于背记理解类的学习,学完后合上书本,测试自己是否已经掌握清楚,对于未掌握部分查漏补缺;

而触动点学习是合上书本后回忆对自己有触动的点或面,加深记忆以便实践。

关于错题本,有三种是不可取的:不写、写了不看、看了因痛苦而回避。

因为这些依然是在做无用功。

读完今天的内容,觉得好兴奋,可以把这些好方法分享给孩子们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输出呢,你说是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