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天气 阴
坐标:上海
最近看到一个人,在等待的时候,默默地喝水,乖乖地双手放膝,左看看右看看,然后继续喝水。
看着这样的场景,总觉得好像有种“古老”的感觉。是的,这里缺少了一个东西:手机。现在居然还有不玩手机的人!
正常在等候的时候,我们都会拿出手机来,然后看看朋友圈,或者刷刷app,似乎有了手机才能真正做到等候。只要有某个时间需要等,大家都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这其实是有隐患的。比如在等红绿灯的时候,你拿出手机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然后应该通行的时候,你放不下手机,或者说放不下手机里的信息,所以边走边看……这是多么危险的行为啊!我想这种因为手机不注意交通规则以及行车状况而最终造成悲剧的新闻,估计在网络上一搜就会有。
没有手机,有的人甚至不知道等待的时候该做些什么。他们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慌感。可能只有进入到手机背后的虚拟空间里,他们才能有安全感。所以在等候的时候,他们宁愿选择进入那个虚无缥缈的世界,而不是和身边的人说话交流。
这让我不得不回忆当初没有手机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度过等待的时间的?
坐公交、地铁需要等,那我就看看路牌,记录下这个地方,也许下次再过来的时候就不需要导航了。开会提前到了需要等,那我就看看会议手册,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内容,可以提前关注一下。和人约会的时候需要等,那我就拿出一本小书,翻看一下,继续阅读计划;在很多活动中需要等,那我就和工作人员聊聊天,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有人说,用手机也可以阅读,甚至可以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写写邮件,或者是做些工作上的事情。
客观来说,这是正确的!但是又有多少人会真的利用等待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呢?更多人计划得特别好,实施的时候却在刷一些快餐信息。
我们不需要做很多事,但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要专注。
尝试着在等待的时候把手机收起来,然后让自己的大脑可以回归到自我意识中,做一些简单的思考和规划,也是不错的。
手机是便捷生活的工具,但不是生活的主宰者。也许很难想象出门不带手机会遇到多少不便的事情,但至少我们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把控好,不能被手机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