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正蒙〉日记60。2020-9-6》
今天是庚子甲申壬子,七月十九,2020年9月6日星期日。
中正篇第八20【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若洒扫应对,乃幼小而孙弟之事;长后教之,人必倦弊。
惟圣人于大德有始有卒,故事无大小,莫非处极。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
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仲尼所以问同而答异,以此。】
"惟圣人于大德有始有卒,故事无大小,莫非处极",这一句反映的精神和修养,恰似《理想国》第七章洞穴人走出黑暗,返身担负起护卫者使命和责任一样。
"亲爱的朋友,"苏格拉底说,"你又忘记了,我们的立法的本意本来不在于,使城邦之中某一个单一的阶层生活得与众不同地好,而是相反,要在整个的城邦里都做到这一点,它既用劝说也通过强迫使全体城邦和谐地集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凡是每一个人所能供献给集体的东西都作为益处提供给大家分享,并且,法律,它在一个城邦里造就这样一些人,它并不是为了好放任他们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地去各行其是,相反,它是为了它自己能够利用他们来把整个的城邦联系、结合起来。"
这里,对于城邦的护卫者来说,城邦成员,任何一个,都不存在"好人"、"坏人"之别,因为好与坏取决于护卫者的引领和领导(劝说和强迫),对于城邦的护卫者来说,方向(走出洞穴)和斗争(劝说和强迫)是其职责的必然要求,这是他必然的存在方式。
如果护卫者准确地清醒地认识到了自身作为护卫者的是之所是,则,当他较他人更快更早地进步到较常人较高一些的地方,就不会以轻视和嘲笑处于其下的常人为应有之义,相反,他会怎么做呢(劝说和强迫)?他会迅速地观察面前之人,给出恰当的定位和安顿,也就是说,优越感是愚蠢的,而不是来自于智慧,更不可能智慧的目标,哪怕这种优越感只是智力上的。
"惟圣人于大德有始有卒,故事无大小,莫非处极"。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张载集》张载著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