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在回家的路上翻开这本书的。邻座阿姨睡得东倒西歪,窗外的景色在阳光下有些耀眼。我打开音乐,是很宁静的《空山鸟语》,曲子的意境是引百鸟来朝,十分空灵恬静。悠悠的琴曲隔绝了行路的嘈杂。车里空调很凉快,赶走了夏日的炎热。
这本书装帧得很棒。封面黑色书皮,白色横楷“摩挲大地”居于三分之二左中央。右边余下部分中央为烫金云纹半圆,红底黑字余秋雨偏左,偏右一条红线穿过云纹半圆。总之,是一本看起来分外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书。
余秋雨此人,我并不了解。现在依然不了解,因为这本书上没有他的相关介绍。文学史老师讲过,可惜忘记了。我一直对古代文学比较感兴趣,于是任性地由着自己,除却鲁迅,将近现代文学其他大家活生生过滤了。我想,我该错过了许多好作品。不过庆幸,我今天拿到了这本《摩挲大地》,即使最初喜欢它的缘由不过是它精美的装帧。
如今看来,这样随意的阅读场所,这样奇葩的初衷,有些不合这本书的重量。
第一篇文章就是《道士塔》。这是一篇课文,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学过的了。再读它,内心依旧生发难以言语的悲凉感。对那段历史深切的无力感;对流失的古物的悲哀。字里行间,我为作者的悲愤、悲痛、悲哀所感染,泪水溢出眼眶,迷蒙了我的视线。我并没有想象什么,只有深重无力感,随作者的一字一句镌刻在我的心头。
我未曾亲临莫高窟,脑海里对它的印象不过是春晚上的舞蹈《飞天》和历史书上几幅我并不太能欣赏的图片。但读过《道士塔》,我依然能感受到同余秋雨一样的悲愤、悲痛与悲哀。架起情感桥梁的,是一条消失的老街。
对时间我向来是模糊的。往前推算,那时候我大概在读小学三四年级,那就是大约十三年前,刚刚二十世纪之初。家乡发展起来了,小小的我看着那些老房子被围起来,围在于我而言很高很高的墙里。当墙被拆掉,出现的是四五层的钢筋水泥住宅,亮丽光鲜。大人们很高兴,村里人为买下一套房而自豪。但是我并不开心,因为我失去了一项趣味。
我喜欢老街,青石板路被风霜雨雪雕刻出时光的痕迹,坑坑洼洼,圆润光滑。我一直想脱下鞋子在上面踩两脚,可惜大庭广众之下,小小的我也会不好意思干这种肆意妄为的事情。我想象,夏天踩在这青石板应该是很凉很凉的。两旁是木结构的房子,上下两层。下层的门很有意思,一扇一扇的,年轮依稀,木材原本的粗糙质感在主人日复一日的搬弄下光滑起来。门槛、地面、墙面用石灰敷起,时日一久,就会坑坑洼洼。墙内部是由竹子、泥组合而成,这是我从失修的某些老屋子看出来的。镂空花窗遮蔽了我向内窥视的视线。花窗有圆的,椭圆的正圆的半圆的;有方的,六边形的正方形的菱形。花式有疏有密,有繁有简。我最爱看屋檐的式样。有的雕着瞪着眼的小鸟,有的雕着诸如虎豹之类的张牙舞爪的兽,有的雕成莲花怒放的样子,有的雕成小瓶子……虽然并没有实物那样精致多彩,却能呈现出一种古朴美。
老街里面的人,大都使用着简陋的木桌木椅木筷粗碗,桌子对面供奉着神位,木质的板子上放着土陶香炉,插着燃烧剩下的香棍儿,墙上贴着的红纸上写着祖宗的名字。普通人家门板取下两三扇,若是生意人家就是全取下来。许多老人家舍不得用电,桌上会有一盏油灯,电视里经常出现的有玻璃罩的那种。非赶集的日子,可以看见一些四五十岁的住户用竹篾编农用器具和家常用具,诸如竹箩筐、高粱扫帚、竹筛子、竹凳……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剪发爷爷,操着在我看来最古老的剃刀,一盆清水,一张看起来老旧的帕子,迎来送走一位位上了年纪的顾客。
当时的我喜欢走这条老街,一路左看看右瞧瞧,幽幽地荡过去,每次都能看出许多趣味来。新楼的崛起,剥夺了我这项趣味。
许多年后,县里以石牌坊为中心耗资修了个旅游区,建造了许多有点古韵的建筑。没有时光的雕刻,这样的新街显得有些滑稽而粗制滥造。很快地各种色彩绚烂的广告标牌将那一点古韵消磨得一点也不剩。20世纪初为商业而推倒的老街,在这样的为商业的再造中显得分外可笑。新旧的交替是一种看不见的血腥战争。一场拼杀过后,被破坏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回到最初的美好,再怎么努力也药石罔效。
现今的我来回忆那条老街所生的无力感,想必是能与余秋雨面对古物流失的无力感相呼应吧!历史洪流下的我们,何其渺小;时间罅隙下的我们,何其卑微。
二
阅读《道士塔》《莫高窟》之时,我为自身之弱小无力而悲哀落泪;阅读之后篇目之后,我便心生向往,想要好好走一遭祖国的万里河山,抚摸这片大地的过去,去发掘未曾为人所践踏的美好所在。
还记得小时候我的梦想是环游世界,因为有本书叫做《八十天环游世界》,于是我觉得环游世界是很简单的事情,八十天就可以搞定。看了《海底两万里》,觉得应该再到海底去游玩一下,看看这神奇的世界究竟有多神奇。看了《十万个为什么》,被美丽神秘的宇宙迷惑了去,甚至想去宇宙亲眼看看那些奇观,还好年幼的我能分辨宇宙旅行的不靠谱性,及时打住,但偶尔也会幻想一把,特别是看到相关动画电视作品的时候。到如今,我的梦想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走遍中国。很明显,我的梦想严重缩水了。不过这并不妨害我的初衷:走出家门见见世面。
有很多东西,要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亲手摸到,才会有感受,才能生出体悟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别人身上是否适用我并不清楚,在我身上是相当妥当的。没见过猪跑,确实不能切实知道猪跑是什么样子的。单凭想象的话会遗漏许多细节,而这些被遗漏的细节,也许将会是一生的财富。
但是旅游这个东西,是需要强大的经济能力来支撑的,我现在着实困顿。再者,旅游景点的人山人海也是使人烦闷的。人多就罢了,面目全非的旅游景点更是使人心灰意冷、泪流满面。此类暂且不论,说多了都是泪水。
我喜欢一个人去旅行。一个人去旅行会感到孤独,这样的心境来触摸外界是很有意思的。
躺在青草黄花之上,竹影之下,清风穿林而过,斑驳日影洒落在林间,跌倒在我的眼里。闭上双眼,鸟鸣喳喳,竹叶沙沙。放空脑袋,享受着阳光在身上游走的暖意,自在而惬意。如果到此为止,就是很完美的。时间分分秒秒过去,耳边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仿佛有脚步声往这边而来。猛地睁开眼,侧过耳朵努力捕捉,什么声响也没有。心中犹疑便起身坐着等着,没有任何身影从小路那头而来。这里太宁静,总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意味,待得越久,就越是不安。感官越来越敏感,不自觉注意细微的声响,传达到脑海里,却仿佛晴天霹雳般使我受惊不已。我想,我该离开这里了。
难怪隐居的人们,无论是自己动手盖所房子,还是住在山洞里,总会养点东西,因为会孤独。梅妻鹤子,若是没有了梅与鹤,林君复还能在深山老林里过得如此优哉游哉吗?那种随波逐流、随风游走的孤独感,恐怕会将他啃噬殆尽,让他陷入绝望的深渊吧!
一个人山林之中久了,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某个拐弯处,会出现一个恶人,或者是一只恶兽。我们的大脑会调动那根觉察危机的神经,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一个人在山林之中久了,会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所谓存在,无所谓价值。自己的活着,仿佛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人在山林中久了,满眼的绿色,满眼的荒芜。世界那么安静,静得自己的呼吸声都那么地清晰。这呼吸,更容易让自己清晰地觉得这是一个人,这个人在思考,是和草木不同的,但是这个特别的存在,这里只有一个,形单影只,无所依靠,从而衍生出巨大的孤独感和戒备之意。
如果我身边带有一只小狗,我想不会那么不安。这只小狗与我很亲昵,它会趴在我的身边,陪我一起享受阳光。如果有生人靠近,它会保护我。它会用它的黑漆漆的眼睛看着我,那是一种善意和信任。虽然它只是一只小狗,但是有它与我共呼吸,我会感到安全。这大约就是会动的生灵所能带来的好处,它们给人的感觉更像活着,跟我们一样的活着的方式。
独处在山林之中,会唤起我身体里最初的本能。对自己的保护,对周围的戒备。这种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犹如惊弓之鸟,竖起耳朵,机警而敏感的感知周围。就算我明知道这是多余的担心,内心的不安总是难以消除,到最后总会把自己弄得啼笑皆非。
一个人在山林之中,这是比较纯粹的环境。现在这个年头,能一个人在山林之中的机会并不多。很多时候我们的旅行,总是伴随着无数的过客。我们自己,也是别人无数个过客之一。
比起在山林之中,在人群之中,会更有安全感一些。但是更大的孤独感却会随之而来。我可以蹲下抚摸一朵野花,边走边抚摸过一棵棵大树,草木无感,不懂得拒绝我的接触。但是我不可以随意拍一个人的肩头,如果我做了,大多会收到一个相当敌意的眼神。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古人如是说。
每次出门,我会好好地收拾包裹,考虑万千。万一钱丢了怎么办?万一迷路了怎么办?……零零碎碎,一件件地想好,一件件有备案。曾经在杂志上读到有人去向旅途上的人家借宿,主人家十分慷慨的给予接待,主客双方其乐融融。这种时候,我总会觉得自己遇人不淑。别说借宿了,就是借厕所,也没有人甘愿的。这种时候就会生出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来。我知道他人没有帮助陌生人的义务,但是总会觉得,人与人之间,太过凉薄。
我想找到一种美好,这种美好在许多地方已经消失。我想看一看,人类最初努力在这荒芜世界开拓出一片生存空间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所有的那种温情。
我期待未来的发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