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莫言瑞典演讲联想到的四件事/四合道人
说实话,莫言没获诺贝尔奖之前,我真没注意过这个名字。获奖之后,关于他的消息一直充斥各大媒体头条,我才认真的看了他的一些文章,在网上断断续续的看了他的散文集《会唱歌的墙》,虽然没有看完,但已经深深被他的文字魅力所吸引,因为他的文章充满了乡土气息,让我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朋友问我有没有看莫言的瑞典获奖演说,我说没看,他极力推荐我去看一下。
之后有一天,我和同事到一个熟人家聊天时,看到报纸上有莫言瑞典演讲节选,里面说莫言在瑞典讲了四件事:他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最痛苦的一件事、最深刻的一件事和最后悔的一件事。分别是不小心打碎热水瓶却没有受到母亲责骂,和母亲一起去集体田地里捡麦穗母亲被打却没有记恨打人的人,饥饿年代母亲将极少的饺子分给了乞讨老人,和母亲一块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多算了人家一毛钱给母亲丢了脸。
这第一件事,孩子无心之错,不管打骂都是无济于事的,母亲的叹息是表明对打碎了的热水瓶感到惋惜,对我的粗心感到痛心。第二件事呢,面对强者对亲人的暴行,自己却无能为力,无疑是最痛苦的,善良的母亲却宽恕了打人的人,这是教育自己做一个大度的人。自己都吃不饱还分食给乞讨者说明母亲天生悲天悯人,教育自己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第四件事呢,卖东西讲究童叟无欺,可我在艰苦岁月里多算了人家一毛钱,母亲说我让她丢了脸。这正是教育自己做一个知足的人,不要贪。
我也想起了在年幼无知岁月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只不过没有人在我犯错之后纠正我、指责我。虽然渐渐长大有些陋习坚决摒弃了,甚至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但这几件事还是在我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每次想起,都有一种负罪感。
一、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农忙时节,舅舅来我家帮忙收麦子,他给了我5块钱,但又怕我弄丢,所以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可是,我和小伙伴在麦秆堆里疯玩了一整天,天黑了才回来,大人问起那5块钱时,我翻遍了整个衣兜,才发现钱丢了。父亲很生气,但仅仅是说了我几句,并没有严厉责骂我。我知道,那时候的5块钱意味着什么,可我找遍了整个麦场都没找到。
二、最痛苦的一件事。有一次,放学后,我到田间地头给猪割草,看到人家的红薯藤蔓长得很茂盛,我想这红薯肯定长得很大了,就用镰刀挖了一株又一株,却都一无所获,因为红薯根本没有长好,仅仅是藤蔓长的稠密罢了。之后,怕人家找我麻烦,就把红薯藤蔓直接插在泥土里,把土平整好。但最终还是被人家发现了,吓得我躲在被窝里不敢出门,人家找我父亲理论,而且吵得很厉害。父亲气得直打哆嗦,即使这样,也没有打我。
三、最深刻的一件事。上小学时,邻居家的自留地边上种了一棵桃树,那树苗据说是县城里买回来的,结的桃子又大又甜,跟集市上卖的一模一样。每次,我和邻居家的伙伴玩耍时,都想方设法让他帮我摘几个解解馋。一次期末考试,我要去比较远的一所中心小学统考,需步行前去,所以起得很早。父亲还没有起床,我就想到邻居家的桃树上摘几个最大的桃子,装在书包里准备考试期间吃。可正当我爬到树上时,我被村里一位起得很早的大婶看到了,我吓得一动不动的蹲在树枝上,脸转向另一边,匆匆摘了几个桃子装进口袋里,跳下树撒腿就跑。我估计那位大婶早已看清我是谁了,之后很多年来却一直没有告发我。我在县城上高中时,那位大婶就已经病逝了,这件事也就没人再知道了,可始终是我的一个心结。
四、最后悔的一件事。村里有个“有钱人”,他经常开着拖拉机外出拉货挣钱,所以他们家的日子过的还算富足,虽然他们的家什摆放的比较邋遢,穿着也比较简朴,但他的儿子从不缺少零花钱的。因为我和他儿子年龄相仿,比较要好,所以经常在一起玩,也经常看到他们把一些毛毛钱随手放在炕头或者桌子上。我就很羡慕,想着自己要有零花钱该多好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于是,有一次,我趁他们家没人,从他们家一个废弃的茅厕钻进去,偷了他们放在炕头上的几毛钱。之后,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追悔莫及,千不该万不该,犯那样低级的错误,我真的不应该那样做,我真的让父亲丢了脸。
对于小时候发生的这些事情,我始终感到深深的愧疚。
这几天,我把莫言在瑞典的演讲视频下载后,反复的看了好多遍,觉得他很朴实,很有气质。虽然没有脱稿演说,但依旧光彩照人。毕竟他是一个作家,不是一个演说家。虽然他的普通话并不是很流利,但依旧气场强大。
莫言说自己因为读书耽误了干活,母亲没有批评他。即使缺衣少食,他提出买书的要求,母亲也会满足他。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一直以来,父亲都是一个人忙里忙外的,自小我就主动承担了一部分家务活,刷锅洗碗、洗衣做饭、干农活、割猪草,都是我的拿手好戏。但有时候,我说我的家庭作业多,还有课文要背诵,即使再忙,父亲也不让我干活的。有一次,学校让买两本参考书,第二天,父亲就托人去县城帮我买回来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的。但是到了学校,发现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买。我有点后悔,因为那几块钱是父亲省吃俭用省出来的。
莫言说自己有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因而起名莫言,是提醒自己不要多说话,但如此以来显得有些讽刺意味。这一点,我也得多加注意。因为我也是一个爱说话的人,说起话来没完没了,有时甚至会手舞足蹈。想到一出是一出,思维跳跃性大得惊人,但就是没有善加利用这个“天赋”。尤其是说话不注意场合,不注意分寸,经常落得个自讨没趣。这还不算,同事大姐说我油嘴滑舌,没个正行,就因为我爱乱开玩笑。
现在社会,流行的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而不是废话一箩筐,说的人心烦,不注意场合,说的肆无忌惮。俗话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人心隔肚皮,你就那么肯定没有人给你穿小鞋。杨修怎么死的谁都知道,所以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世说心语》里讲“因为祸从口出,常常不说要比说好得多。”知道并不代表做到,以后一定得管好自己这张嘴。
佛家云“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绮语而言说有礼。”不说空话假话,不挑拨离间,论人是非,不辱骂他人,不说污言秽语。
莫言讲到自己小学辍学后看到学生在学校学习,而自己却只能去放牛就很痛苦,很寂寞。人一旦离开集体生活,的确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失落感,不管是失学还是失业。毕业时,我真的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校园,后来步入社会的那几年,每每做梦都是在学校里的事情,要么在考试,要么在开学时向学校奔跑,有一次竟然梦到和一个老朋友放寒假一块回老家的情境。
莫言讲到他们哪里流传着一些奇幻故事,因此他放牛时就幻想着有只狐狸变成美女陪他放牛,但真遇到狐狸时却被吓到了。小时候,我看了《新白娘子传奇》,就总想着要是什么时候我也能救一条小白蛇,之后变成美女来报答我该多好啊,但始终没遇到过白色的蛇,多是黑色的、菜绿色的等,偶尔也见过黄色的。有好几次遇到蛇都吓得双腿打颤。
莫言把寂寞时候的幻想都写进了小说里,一些文学爱好者因此讨教写作时如何联想的秘诀,莫言只能报以苦笑。有时候,人真的是很无奈的,当你默默无闻时,谁都不会注意到你的存在,似乎是一个被上帝遗弃的孤儿。当你声名大噪时,你却难以忍受各种声音的纷扰。有道是“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莫言提到获奖之后,很多人分享了他的喜悦,但是最敬重的的母亲却无法与他分享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活着的人们,抓紧时间孝敬父母吧,因为他们的爱是最无私的最博大的最纯粹的。
莫言提到了蒲松龄,我们都知道他的《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可见蒲松龄的讲故事能力有多高超。莫言呢,辍学之后,听到了好多神鬼故事,以及集市里的说书艺人说书,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这无形中锻炼了他讲故事的能力,也为他写小说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莫言第一次离开故乡去青岛,差点迷了路,在原木之间徘徊了好久才找到舅舅家。但是这次青岛之行让他有了走出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到省城上学之前,我只去过大荔县。那是外婆家隔壁的一个表姐嫁到了那里,然后他们包车载着我们去大荔县吃酒席。印象中,那里是一马平川,地里大部分都种着蔬菜,地边上栽着一丛丛花椒树。可惜,他们去逛大荔县城时,我因为贪看武侠剧而错过了,之后为此懊恼了好长时间。
之后,我去省城念书,第一次,从汽车站乘车去南郊时,看到的那些新鲜的景象之后再也没出现过。之后第二年,放暑假,我带了三百块钱孤身闯荡五个大城市后,外面的世界便深深地吸引了我。尤其是网络普及之后,我看到了世界各地的风光图片,被异域风光那种种令人惊叹之美所折服,梦想着什么时候能够环球旅行该多么的令人激动啊!
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并讲的高明,讲的获了大奖,这的确不简单。为了真理和正义,莫言继续讲着他的故事。
文学即人学,文学也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发展的不竭源泉。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一事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盛事,这将载入史册永远激励着那些追求文学梦想的人们。四合道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