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王守仁的人生经历,第一时间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是“传奇”两个字。这不是我的发明,由当年明月著作的《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专门用了第三章和第四章讲“心学”创始人王守仁的故事,第三章的题目就是“传奇就此开始”。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父亲王华是状元,但儿子王守仁却并不是个好学生,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十二岁那年,他写了一首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是王守仁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十五岁时,王守仁对父亲提出了“做圣贤”的志向,得到的回复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十八岁那年,王守仁带着新婚妻子在回乡的路上,遇到一个书生,交谈中,他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这位书生思虑良久,说出了四个字的答案:“格物穷理。”“何意?”书生笑了:“你回去看朱圣人的书,自然就知道了。”王守仁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
朱圣人告诉我们,“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头黄牛是有理的,后院的几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头的那几贯私房钱也是有理的。
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
至于到底怎么格,那就不管你了,发呆也好,动手也好,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
那么“格”到什么时候能够“格”出理呢?
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王守仁的“格”,是从竹子开始的。
一天,父亲发现他对着一枝竹子发呆,就问他:“你又想干什么?”
王守仁压根就没有看父亲,眼睛依然死盯着那根竹子,只是挥了挥手,轻声说道:“不要吵,我在参悟圣人之道。”
父亲气得不行,急匆匆地走了,一边走一边大叫:“我不管了,我不管了!”
王守仁依然深情地注视着那根竹子,在他的世界中,只剩下了他和这根不知名的竹子。
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王守仁在竹子面前守了几天几夜,没有得到“理”,却得了感冒。在病中,他第一次产生了疑问:朱圣人的话是对的吗?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后来,王守仁在父亲的教育下,终于在二十八岁那年通过考试当了官,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但在光鲜的外表下,王守仁的痛苦却在不断的加深。他的痛苦来源于他的追求,因为他逐渐感到,朱圣人所说的那些对他似乎并不起作用,他今天“格”一物,明天又“格”一物,“格”得自己狼狈不堪,却毫无收获。而一个偶然的事件却让他发现,在朱圣人的理论中,存在着某些重大的问题。
朱圣人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句话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如何理解“存天理,去人欲”呢?
朱圣人的世界是分裂成两块的,一块叫做“理”,另一块叫做“欲”。
朱圣人认为“理”是存在于万物中的,但却有着一个大敌,那就是“欲”,所谓“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准则,只要人人都遵循了“理”,幸福的生活就来了,天下安定了,世界和平了,宇宙也协调了。可是“欲”出来捣乱了,人心不古啊,人类偏偏就是有那么多的欲望,吃饱了不好好待着,就开始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搞得社会不得安宁。
所以朱圣人的结论是,要用客观世界的“理”,去对抗主观人心的“欲”,而这才是世界的本原。
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
这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极大(或者说极坏)影响的理论,到了明代,这套理论已经成为了各级教育机构的通用教材,也是大明王朝各级官僚们的行为法则和指导思想,在那个时候,朱圣人的话就是真理,没有多少人敢于质疑这套理论。
可是王守仁开始怀疑了,这源于一件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