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是值日老师,分管二年级楼层,课间一名学生哭着跑过来说被同学给咬了,我急忙带她到医务室请医生进行处理,好在伤口并不深,也没有破皮,不需要打破伤风。医生还叮嘱说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请家长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随后我把咬伤同学的小琴请到了办公室,我问她:“知道老师为什么请你到办公室来吗?”她点点头捂着嘴巴说:“知道,我咬同学了”。我接着问道:“这样对吗?”她马上摇摇头说:“不对”。“既然你知道咬同学不对,为什么你还要这样做?”我追问道。她用右手食指指着嘴巴里的一颗门牙说:“因为我有一颗疯狂的牙齿”。我哑然失笑,孩子把责任推卸到了牙齿上,我说:“那我带你去医务室,请医生看看你的牙齿怎么突然变疯狂了,请医生处理一下?”她有些害怕的捂紧嘴巴连忙说:“不是牙齿,是嘴巴的问题!”好家伙,现在责任推到了嘴巴上。我说:“那行,那就请医生看看嘴巴出现了什么问题?是不是突然不受你控制了?”她这才说道:“都不是,是我的问题,是我不对,不应该咬伤同学。”通过了解发现原来是她的文具被同学抢去了,情急之下她就做出了咬伤同学的行为。
我将此事报告给了班主任,并通过电话告知了两位同学的家长。通过与小琴的家长沟通得知,孩子在家里偶尔也会这样,如跟弟弟抢玩具也会出现将弟弟咬伤的情况。家长对自己孩子咬伤同学深感抱歉,并及时打电话跟对方家长致歉。我通过与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的沟通中了解到,小琴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周末才能回家,长期缺少父亲陪伴,而孩子的母亲生了二胎后又将重心放在了照顾年幼的弟弟上,忽视了对姐姐的关心,所以姐姐经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吸引妈妈或者老师的注意,希望自己能被关注、被爱。在后续与小琴的家长沟通时,我也提到希望家长能多关心大宝,多询问孩子在校的情况,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心。
沟通后,被咬同学的家长也表示理解,认为孩子出现矛盾的情况很正常,充分相信我们学校的老师和校医的处理能力。事情的最后以小琴的家长领着孩子到被咬伤同学家里道歉,希望这样郑重的仪式感能给孩子一定的教育作用,知道以后不能通过暴力解决问题,被咬同学的伤也已痊愈。此事的处理虽已结束,却让我深感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也深感自己心理学知识储备的不足,教学相长,愿与学生共学习、共成长!
平湖外国语学校 黄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