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即除了出生地之外另一个生活长久的地方。现代的人越来越多的离开生你养你的故土,为了更好地生活,选择外出拼搏,成为所谓的外来人员,在这里,没有家的归属感,没有父母亲人,有的只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苦楚,所以,也有的人选择离开拼搏的城市,选择回到故乡,回归故土。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的叔叔婶婶踏上了回家的列车,终于决定回到家乡了,他们在外打拼17载,叔叔可以说16岁时就离开家外出打工,如今20多年过去了,弟弟也快长大成人,他们已终于能无牵无挂的回归故里了。
为了给家人孩子提供一个优渥的物质环境,我们那的大多数人都选择南下广东,父辈那一代人没有受过太多的高等教育,他们忍受长途的跋涉,来到异地他乡工作,干的是最辛苦的苦力活,早出晚归,有的甚至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时间久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可是他们又能怎样呢?只能干着最累的活,一年到头不能在家待多久,而他们的孩子即我的弟弟成为了所谓的留守儿童,从小不能在父母膝下撒娇,家里年迈的奶奶除了能准备一日三餐外,因为身体原因不能陪他玩耍嬉戏。我不知道他是否埋怨过他的爸妈,但我知道他一定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并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给予,更多的是陪伴。
5年前,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进入青春叛逆期,没有父母的耐心教导,弟弟变得容易对事情发怒生气,学会了摔家里的东西,一言不合就和奶奶吵架,那时的我因为年轻没有经验的,更因为也同样离家在外求学,只能利用寒暑假见见他,不能体会他的感受,他渴望与人交流的心情,全家人都开始教育,数落他,而物极必反,这样的结果就是他的委屈无处诉说,他的难过无处发泄,他学会了自己折磨自己,用手撞墙,打自己的脑袋,青春期的小男孩遇到问题却无法向最亲的亲人诉说,也许这是太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常态,后来,我才学会慢慢去和他交流,学会静下来倾听他的想法,其实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现在常常告诉叔叔婶婶要好好和弟弟交流,不要一味的强加于他你们的想法,放手让他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广东,是叔叔婶婶的第二故乡,一年1/12的时间都在那个城市度过,亦如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个城市生活7年,每年有1/24的时间在这里度过。我总说趁年轻去好好拼一把,在生活节奏快的一线城市,也许我们要忍受交通,环境,住房等压力,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的选择来到这里,只因这里是年轻人梦开始的地方。
怀揣梦想的青年人,如果在还年轻的时候去拼劲努力的奋斗过,就算3年,5年亦或10年后你离开了,起码你能和你的子孙们说,看爷爷/奶奶年轻时候多么意气风发。所以,我还是建议你认为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去经历这么一次快节奏强压力的生活方式,如果你从踏入社会就选择安逸的生活,那么一辈子那么长,你怎样去熬过漫长的岁月呢?人生贵在经历,不管经历失败或成功,起码能自豪的说,没关系,起码我努力过了,不后悔。
生活如果就如一滩平静的湖面,没有任何涟漪,那不管今天,明天,亦或以后都是如此,早已预见的未来又有何意义呢?不过我还是很矛盾的,在亲情与事业之间该如何权衡,为了所谓的生活乃至生存离开年幼的孩子,这点我还完全不赞同的,为什么就不能在陪伴孩子的同时好好为事业打拼呢?可是,现实逼迫的我们无法做到公私分明,经常地加班,出差导致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短,我曾在《音乐大师课》上看到一个小男孩说最大的心愿就是父亲能陪他去一次游乐园,能多点时间陪伴他。在孩子眼中,父母的成长陪伴是错过了再也无法弥补的事情,所以,请初为人父人母的你们,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吧。
庆幸的是,叔叔婶婶回来了,就算家乡的经济条件没有沿海城市发达,但他们说,那里始终不是他们的家,在外漂泊的游子最终都要落叶归根。我很高兴,他们终于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