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访贾湖

今天端午,又是周六。对我而言,周六周日一般是不去球馆打球的,因为打球的人太多太多。好在,今天的天有点阴沉,而且天气预报说还有小雨。这样的天气,适合去访古探幽。

        于是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贾湖”,然后再在“高德”上选定了不走高速的线路,八点半左右出发,十点左右就到了。

        贾湖遗址位于舞阳县北舞渡村西约两公里处,从大的地理方位讲,贾湖处于熊耳山东南淮河支流沙河流域。人类的文明诞生地多与河流有关,中国黄河、长江流域都有著名的史前文明代表地,如二里头、河姆渡等。淮河作为中国的地理面北分界线,其流域面积达27万平方千米,遗憾的是,在贾湖文明被世人承认之前,淮河流域在远古时期是否有人类文明存在一直缺少直接证据。直至20世纪80年代,因为先后八次在贾湖进行的实地发掘,才终于向世人展示了贾湖的真实面目,也才奠定了贾湖在中国乃至考古界的重要地位。

        贾湖的价值之一,那就是稻子的栽培史。稻子当然是从野生稻经过人工的选择、培育逐步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的。中国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水稻栽培国,但这个起源究竟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还是淮河流域,贾湖遗址里的稻米一被发现,便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把人工栽培稻谷的起源地归于贾湖,稻谷起源于贾湖成了学术界新的共识。

        贾湖的价值之二,就是狗和猪的人工驯养。贾湖遗址几乎所有的灰坑中都有猪骨,这说明,猪是贾湖人驯养的家畜,毕竟,在贾湖所处的石器时代,如果猪不是被驯养在聚落里,贾湖人怎么可以随时去食用猪肉?而贾湖遗址中的狗骨则多在墓葬中发现并且往往是完整的骨骼被保留着,这说明狗在贾湖人心目中的地位要比猪高的多,至少说明贾湖人平时基本不吃狗肉,免既然能作为陪葬品出现,可见主人对狗是相当器重的。总而言这,无论是经常被食用的猪亦或是重用为殉葬品的狗,它们出现在贾湖人的日常生活中,那就说明,贾湖人已经成功地将他们驯化为家畜。相较于野外狩猎的不确定性,家庭畜养更能保证食物来源的而确定性,这既是人类驯化动物的一个证据,同时也是人类从狩猎进化到农耕的一个证据。

      贾湖的价值之三,那就是陶器和绿松石的大量出土。贾湖出土的土陶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器形多异,我们中国被称为“china”就是外国人最认可中国瓷器。其实,陶是瓷器的鼻祖,而在考古学上最著名的“鹳鱼石斧”陶缸,其发现地就在淮河支流之一北汝河处,只是,经科学鉴定,“颧鱼石斧”陶缸距今只有6000年,而贾湖出土的骨笛距今去达到了8000年之久。这说明,贾湖的陶更应有资格成为中国瓷器的鼻祖。贾湖处于北汝河下游,贾湖人利于当地的土来烧制各种陶器,不但说明贾湖人早已掌握了用火技术,而且他们使用工具的技艺也相当地高超,贾湖人早已走出了原始社会。贾湖的绿松石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发掘出来的绿松石都经过人工打磨、加工;其二,这里的绿松石和这里的狗一样,基本上都在墓葬中被发现,这首先表明贾湖人对绿松石情有独钟,同时也表明贾湖人有了贵贱之分。绿松石之类的物品,既不能如食物一样管饥渴,又不能如陶一样盛物品,然而绿松石却被用来作殉葬品,那就只能说明绿松石是用来标示人的尊贵的。我们可以想象,人群中如果有了贵贱之分,那这个群体的各个成员肯定是不平等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来,贾湖人肯定不是生活在原始社会,至于是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我们还需要新的证据。

        贾湖的价值之四,那就是贾湖的刻画符号表明,贾湖人正行走于文字的创制途中。在贾湖遗址博物馆里,无论是骨笛上面用来标示钻孔位置的痕迹还是陶器、骨器明显位置处的各种各样的刻画符号,其作用都是用来表明某种特定的意思。从信息记录的角度看,这些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文字雏形。文字对于信息的交流传播而言,要比语言有更持久、更确定的特性,所以,有文字的文明是较为高级的文明。贾湖人的这些刻画符号,显然还不多不系统,而且到今天为止还没法加以解读,但我们却不能否定这些刻画符号其实就是中国文字源头地位,这些刻画符号也可以说是说后来的殷墟甲骨文的鼻祖,只是,在贾湖的刻画符号与殷墟的甲骨文之间,它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传承关系,我们还得期待考古学带来更多的实物证据。

        贾湖的价值之五,那就是贾湖人也和所有的史前人一样,充斥着鬼巫文化。其实,目前全世界所有的史前文明遗迹,没有一个不存在鬼巫文化的痕迹。究其原因,那就是当人类从动物界独立以后,有了一个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人类独有的精神世界或精神生活。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的最初表现形态只能是鬼巫仪式、图腾崇拜等等。这些原始的鬼巫文化,后来逐步分化、发展为舞蹈、音乐、绘画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途径和最终方向,只有精神层面文化的发展才能让人类的个体和社会具有更高层面的意义,而贾湖的鬼巫文化,就是我们先民们独立行走在天地之间的一个直接证据。

        贾湖的价值之六,就是那几只能代表贾湖人精神发展最高层面的骨笛。贾湖遗址发掘出的几只骨笛中,其中的有一些时至今日仍能用来吹凑《梁祝》这般美妙的当代音乐!人和动物都可以发声,只是,人类除了可以用自己身体部位发声之外,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并利用外物来制作乐器发声,而利用乐器发声,那就不单单是相互之间信息交流的需要,更具有情绪和价值观方面表达、表现、传播的价值,8000年前的贾湖人已经制作出了符合七音阶音乐理论的骨笛并且在今天还能完美地去进行演凑,从这个意义上讲,贾湖人就是今天所有中国人的最早精神导师。

        访贾湖,有价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