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读《红顶商人胡雪岩》11-1

胡雪岩的“底牌”6--何桂清

何桂清的出场相当隆重。彼时他是奉命去江苏督办案子的钦差大臣,在通州巧遇儿时玩伴玩伴王有龄,彼时 的王有龄带着胡雪岩资助的银子进吏部筹官。哥俩一顿唏嘘,分别前何桂清拿出来八百两银子资助王有龄,并动用关系在吏部落实了王有龄的职位。

王有龄前脚就任海运局,很快何桂清被任命为江苏省主管教育的副省长。在此期间胡雪岩的阜康银行逐步开始代理政府的业务,因王有龄的交情,何桂清跟胡雪岩开始有交集,何桂清利益集团逐步成型。

当年何桂清年纪轻轻就进了大清国中央党校,任政策研究室主任。这在当时朝廷中是一股清流,咸丰帝很看中他,何主任前途无量!何主任调任江苏副省长后,仍然没有丢了老本行,经常对当下的时事提出独特见解,何主任的思想仍然维持了党校的高水准,还经常给咸丰皇帝写邮件或者在《大清内参》上针砭时弊,痛骂本省领导军事指挥懦弱,同时呈具对抗太平军的方案。

时值两江总督陆建瀛和南京将军祥厚双双战死,胡雪岩得知此消息,认为是个非常大的机会,带着阿巧姐和一船特产找到何桂清,鼓动他去京城“跑官”,银票和所有物资都准备好了!皇上的赏识、机会、金钱、前途、美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咸丰皇帝当然会做顺水人情:到底小何还是自己人!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YOU CAN YOU UP!"就这么简单,江苏的何副省长顺利上位浙江省省长!38岁就任浙江巡抚,也创下大清国之最年轻巡抚记录。

就任浙江后,何桂清大力整顿地方军队,从财政上给予军队强力支持,并与浙江提督邓绍良等人合作,多次击败太平军,收复徽州府、宁国府等浙皖两省多处失地,深受朝野好评赏识与支持,被誉为“能臣”。41岁再上层楼又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又是大清国之最。两江总督可是大清国九大封疆大吏之一。总督江西,安徽,江苏(含上海),后又将浙江纳入势力范围,官职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级别,很厉害!

此时的大清朝内忧外患,甚至军费开支都无以为继;如果不是太平天国的内讧,大清江山可能就此OVER。曾国藩、左宗棠一大票人绞尽脑汁想出来“厘金”,让国家财政获得短暂喘息,国家重建江南大营的任务又落在何总督头上。此时,胡雪岩的商业智慧在这个阶段发挥到极致。他倾尽全力调动所有社会资源为何桂清筹集军饷、准备跟太平军的军备竞赛。结合当下的时局,短线的运作快速获得回报,胡雪岩在浙江、上海、江苏的发展日益兴隆。

如果说,王有龄是胡雪岩商业帝国的跳板,何桂清就是胡雪岩上升的加速器。胡雪岩的格局、思维也跟着何桂清水涨船高,同时不耽误手里所作的具体事务。作为皇上眼里的红人,何桂清势力集团日渐壮大....

此时,大清获得喘息之际。遭到重创的太平军,已然是江河日下。面对异军突起的何桂清集团,湘军大佬曾国藩、左宗棠等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迫。面对被太平军围困的杭州城,左宗棠率大军完全可以一击破之。结局都知道,杭州城破王有龄以身殉国,杭州百姓遭受太平军洗劫之后,左宗棠以胜利者的姿态才顺便清理了杭州的太平军余部。

何桂清最初以做事为目的,不仅做事,还要把事做好。这个过程中对胡雪岩的支持并非刻意或者专门去做,所有一切不过是捎带脚的。这种友情也是整套书最不刻意的,最没有蝇营狗苟的一段交情。

读书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商人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王有龄、何桂清跟胡雪岩真不是一路人!即使偶有牵连,也是缘分,他们的合作必然不会长久,也许这就是天意!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胡雪岩踩着王有龄和何桂清的尸体,搭上了左宗棠这架火箭。但成也左爵爷,败也左爵爷,后来一时人生无两的胡雪岩,也很难掌控自己的人生!

“淡如水”是人生中极少数的状态,我们可以怀念,但更多的还是享受滚滚红尘的烟火气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