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表姐跟我说她儿子(我外甥)今年读高一,要分文理科了,问我有没有什么建议。我的思维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那年我高一,同样面临着选择文理科。我本人,分班之前,成绩还算不错,一直都是班里前几名,喜欢数学、历史、地理、化学和生物。选择的时候真的很犯难,真心不希望分文理科,奈何应试教育就是如此。最终选择了理科(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可能是当时的我潜意识受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谚语的影响吧。 分班的时候,我的文科成绩要比理科成绩好一些,甚至当初的理科班主任觉得我理科成绩不够好,想要把我从理科‘火箭班’转到文科‘火箭班’我的都没同意。现在想想,不知道当初如果选择了文科,现在会是什么样,应该不会天天敲代码了吧。 接下来该梳理一下外甥的文理科选择问题了。
表姐家庭条件类似普通工薪阶级(算不上富裕),外甥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各个科目都不算突出但也不差的那种,他本人对于文理科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倾向。体育、音乐、绘画等方面也没有远胜于常人的天赋,这点像极了大部分高一的孩子。
作为纯理科男,潜意识里觉得选理科更有优势。对于家境一般的人来说,将来的工作尤其重要。一方面,学习理科一定程度上为将来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将会越来越火爆,就业形势好);另外,学习理科即便转到其他领域也比文科转行要容易(相对而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受用无穷(我不确定文理科和逻辑思维有没有关系,只是觉得学习理科是我们的逻辑思维更严谨,计算推理更精准)。
至于学习文科的优势有哪些,大概想想:理论和表达能力应该会比较有优势,更擅长归纳整理总结,金融、传媒、教育等行业居多。其它的,实在总结不出来更多了。。。
对于那些说选文选理都不重要,主要还是自己持续不断的努力,然后高考能🈶️一个不错的成绩,然后不错的大学,就不用说了。对于文科理科的选择,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轨迹,不可能靠着扔硬币的方式做选择。持续的努力,夯实的基础确实很有必要,但文理的选择也很重要。这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规划未来的过程。
慎重+坚定+?+?+?=== 完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