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阿里巴巴之前的视频,马云谈到了阿里巴巴初期的艰辛,有俩个事例非常有感触,电商当时的困境同现在区块链的境况很类似。
第一个是电子商务收益的问题。阿里巴巴当初的一个主要业务是帮助外贸企业找海外客户,但是一年下来,发现给客户带来的订单还不如客户支付的服务费,感觉非常惭愧。客户反而安慰他们,贸易信任的建立是个长时间的过程。
区块链商业应用现在还没有盈利模式,基本上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是验证类型(POC,proof of concept),都没有收益可言。
另外一个是支付宝。淘宝上线后,一直没有什么交易量,在一次参加达沃斯会议时,在听大家都在高谈企业社会责任时,马云突然意识到,之所以很难有成交是因为信任问题,需要有个信任机制解决陌生人之间买卖的信任。这就有了支付宝的想法,他当即电话公司,要求马上启动,并且如果有任何风险都他来承担。
支付宝解决了支付信用,这才奠定了阿里巴巴电商帝国的基础。
受此启发,如果我们认为区块链是解决中小微商业交易信用的工具,光有记账和智能合约的技术是不够的,一定还需要有个商业服务架构,让区块链的信用机制运作起来。这个服务架构可以看成是支付宝的延拓,支付宝只需要保证在支付时刻的信用,而我们希望构建的是整个交易过程的信用。有了这样的过程信用,就可以让陌生人之间的投融资变得简单容易。从而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回首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会让我们对当下区块链应用遇到的困境增加信心,收获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