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时候,我带着女儿去四川旅行了一趟,主要的活动范围就在成都和四姑娘山。不得不说,成都的美食特别诱人,四姑娘山的风景特别优美。
不过今天的文章想跟大家聊的既不是美食,也不是风景,而是在四姑娘山的那两天发生的三件事情。
(一) 暖心的指路人
到四姑娘山的第2天,我们要去海子沟。走出客栈的门,到第1个岔道口的时候,我找当时在路边一架三轮车上的大叔问路。
他满脸带笑地回答了我之后,我跟他说“谢谢您”,然后就打算转身赶路。
这是我出门在外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的问路场景,然而却是头一次碰到一个完全不同于他人的反应——大叔在笑着回了“不用谢“之后,还加上了一句:”我们要谢谢你们呢!”
我着实惊讶了——看大叔的样貌,应该不是很年轻了,但是这种认知的高度确实超出了我对于这个偏远地区居民的想象。他不仅仅有着一般人的淳朴和乐于助人的本质,他显然还清楚地知道当地经济的发展其实离不开来此旅游的游人们的贡献。
我的心里瞬间满满的暖意,于是也回头给了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转身走路的同时还抓住时机给女儿做了一个关于人文生态系统的教育——当时心想,如果世上的人们都知道彼此感恩,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
(二)马工一的小聪明
进了海子沟之后发生的事情却跟早晨温暖我的事件形成了反差。
之前在网上做攻略的时候已经看到,海子沟景区的开发程度没有太高,而且海拔较高可能会有高原反应。因此,考虑到小姑娘的体力,我们选择了骑马参观——目的地是攻略中建议普通游人(相较于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观的最后景点:花海子。
为我们牵马的马工50岁左右,脸晒得黝黑,看起来憨厚老实的样子。一路提醒我们坐稳,在风景特别的地方让我们停下来拍照,倒也让人放心。
直到走入景区深处,过了一个“大海子”的标示牌,他告诉我前方能看到的有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最后一站:花海子。
那一段路,我是下了马跟着走的,因为景色确实很漂亮,下马我可以更随意地拍照,而且连骑几个钟头的马,其实并不轻松。但正因为徒步完成那一段路,对于路边我可能看得更仔细——我没有发现“花海子”的指示牌,这一点不禁让我有些生疑。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疑虑是正确的。在马工带我们停下来的那个景点处有一栋木屋,屋里有2位不知道是不是景区的工作人员——我一问,那位大叔回答我说这里是“大海子”,当我看向带我们的那位马工,原本告诉我们到这里休息一下就返程的他,改口说这里是“花海子”的起点。
在我的要求下,我们继续前往“花海子”。据说那里是海子沟最美的地方之一,走到之后我发现,其实离它的前一站“大海子”不过就是2公里的路程。
有些不悦的同时,我又想起了早晨指路的那位大叔。我想,如果换成那位大叔,他一定会知道,服务好在手上的顾客以争取口碑转介生意的机会是多么重要——而这位马工,他来时一路有机会就向人推荐自己的骑马生意,但在到手的生意中,却为了节省那短短的一段路程,失掉了自己在顾客心中的诚信。
(三)马工二的索取
“花海子”看完,我们踏上返程。之后发生的事情,更有些戏剧性。
出到临近山门的地方,要跟我们的马工结算余款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手机没了……这得怪我自己一时的马大哈,在前面的一段路上我曾接了一个电话,然后就把手机放在了卫衣前面的兜里,想来是后来下坡途中从兜里滑落掉在了路上。
这一下着实吓得不轻,没有了手机这旅程要如何继续,连骑马费都没法付清了。于是马工大叔立即陪我回头去找——每碰到一个下山的人就询问有没有捡到手机,问到第三拨人,还真的问着了。
捡到手机的是另外的游客的马工。我的高兴只持续了片刻,就发现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位大姐,把我的手机对着我扬一扬,然后重新揣回了自己的牛仔裤兜里。
就这样,原以为是拾金不昧的故事,却演变成了敲诈勒索的故事——我提出我愿意支付100元做为感谢费拿回手机,马工大姐却跟我说起了手机里存有多少文件价值几何,而我竟想拿100元就打发了她……在我问她的要求时,她不提要求,要我自己看着办。
我心中的感激渐渐荡然无存,在我打算报警处理的时候,旁边另一位游人好心调解,最终以150元的代价拿回了手机。相比于手机的找回,这些钱其实不多,只是事件的过程让那一刻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样从高处飞速拉低。
尾声
圆满的结局是——第二天我拨打了景区的投诉电话,一周后我收到了法规处工作人员退回的150元钱,同时让我欣慰的是他说的一段话:“感谢你对景区提供的宝贵线索,我们将做得更好。四姑娘山是四川的、中国的、世界的,须我们共同呵护。”